第6章 不种田(3 / 4)
的,等到把肉揽到碗里、吃下肚里,才是好处呢!
柳娘还不知赵二郎产生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只知家里并不反对她继续在王老汉家做活。月娘也接受了她乐于助人的解释,不再唠叨她。
王老汉半月去镇上一趟,背着他最大的酒葫芦,打上满满一葫芦,回来慢慢喝。柳娘知道他去镇上都好几次了,这次却拦住他,笑问:“我能和你一起去镇上吗?”
王老汉居高临下的盯了她一眼,面无表情道,“坐牛车一文钱。”
“孩子有减价吗?拉东西算价钱吗?”柳娘半点儿不惧,细细问道。
“说一文就一文!”王老汉没好气道。
柳娘蹬蹬蹬跑到花房,摸出一文钱来递给他,道:“我要去镇上。”
王老汉收了铜钱,摆手让他跟着。
王老汉在这不知名的小山村算是“巨富”,不仅名下有田,住着大院,还有牛。牛是金贵东西,春耕的时候下地了,多少养牛的农户去镇上,宁愿自己多走点儿、多背点儿,也不愿累着老牛。耕种的时候,老牛可顶几个壮劳力啊!
而今春耕接近尾声,王老汉租给村人的牛也还回来了,来还牛的农人反复叮嘱,“多歇歇、缓一缓,累坏了”,待牛比待自家儿子还亲。
只有奢侈的王老汉会坐牛车去镇上了。
柳娘往背篓里装了两盆杜鹃、两盆百合,准备到镇上集市问问行情。
一路上静默无言,王老汉坐在车前,驾着牛车。柳娘默默坐在车斗里,看着缓缓退出眼帘的路旁风景,沉思不语。柳娘自觉和王老汉互惠互利,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她也不故作姿态。王老汉更是脾气孤拐,两人常常互不搭理,一坐就是半天。
到了镇上,两人就分开了,王老汉要在酒馆里消磨一天,柳娘则去卖花。王老汉叮嘱汇合的时辰后,就把柳娘赶下牛车。
柳娘背着背篓在街上转悠,小镇不大,街道也没几条,别说专门的花市了,整个市场根本一家卖花的都没有。
可以理解,市井小民谁会买花这种奢侈品,大户人家自有固定花卉采买途径。
无可奈何的柳娘只能背着四盆花走街串巷的推销,她只往那繁华地段和高档住宅区走,一家一家敲门问,被人驱赶也不哭,她早就料到了推销的难处。上辈子成功学都爱用销售员做例子,听多了,倒也从中吸取不少手段。
两盆百合花径长,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