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青山镇(1 / 4)
青山镇山多地少, 位置偏僻,小镇有20余个小村落、生产队组成;
这次城里下来的知青,有23位, 革委会副主任把知青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四到五人, 副主任征求了一下双方的意见。
知青们的意见简单,他们希望自己去的生产队或者是村落, 靠近镇上,方便他们跟亲人通信, 方便他们去镇上购买生活用品;
20多个村代表, 都在领导面前表示,他们非常欢迎知青,最后,大王村, 小王村,李家村,赵家村,红星生产队, 这五家,每家领了一队知青回去。
至于叶家村,根本不在副主任的考虑范围之内,副主任觉得,这些知青都是大城市里的知识青年,知青到农村来, 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
并且这些知青,是他们木县接收的第一批知青,临行前,主任对他们再三交代,务必要把这批知青安排妥当,完美的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
可以说,第一批知青非常幸运,他们下放到农村,原本都是直接分配的,现在居然还可以挑一下地方,最后副主任给他们选的村子,都是青山镇最富裕的几个村子,这几个村子地势好,田地又比较肥沃,每一年的收成都不错,灌溉也方便;
比起那些土地贫瘠,地少人多的村子,副主任可以说非常有良心了。
至于叶家村,为什么不在副主任的考虑范围?
这个说起来话长,叶家村地理位置,是青山镇所有村落中,最偏僻的一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到什么程度呢?
从叶家村,村里走到山外,熟悉山路的人,要走上两个小时;
不熟悉山路的人,根本摸不到叶家村在哪,哪怕到了山外,这位置还是偏,从山脚到镇上,还得走上两个小时;
从叶家村赶到镇上,一刻不停的一直赶路,算下来,要走上四个小时;
一般人哪有那么好的体力,一刻不停的赶上四个小时的路,大都是走一走,歇一歇;
曾经有一位县里的领导,想去叶家村考察一下,结果早上八点多出发,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还没赶到村里,最后不得不半途而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位领导,自讨苦吃,要去叶家村视察。
其实论起来,叶家村的村民生活水平不比山外面的差,不过所有人对叶家村都有一些误解,他们都觉得叶家村特别穷,穷的要死!
为什么大家对叶家村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