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过渡(1 / 4)
六盘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平凉各县,总院的学生都算是较高水平。六盘书院开院已经半年了, 如今, 由院长带着的五位先生轮流讲课,武先生负责带他们强身健体。时间被安排好之后, 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被层出不穷的奖励调动了起来。为了迎接明年的童生试, 已经有差不多二十位被挑选出来重点培养了。
林霁时常会到书院巡视, 看着穿着整齐, 发型如一的学生们, 心情还是挺愉悦的。书院的成绩自然令人瞩目,而各个县城出现的公有作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如今很多作坊都已经承包出去, 平凉新生了一个阶级,工人阶级。整个平凉都生机盎然,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入冬之后, 林霁开始做防灾工作。为了防止有人被冻死,他让每个县城的衙役都下乡去巡查。如果有遇到孤寡老人或者没有地方去的人可以送到新建的安养堂去。
这个安养堂是扎拉丰阿来了之后以她的名义成立的, 专门收留老人孩子的地方。林霁拨了两个助手给她, 然后给她牵了线, 为她拿下了这座宅院的使用权。扎拉丰阿办了几次宴席, 与平凉的夫人们慢慢熟悉之后, 便开始了着手运营安养堂。有了这些夫人们当后盾, 加上丈夫的支持,工作顺利开展着。
她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说实话,以她的身份, 也不需要掩饰。堂堂一个郡王之女,在这穷乡辟岭里,自然还是能起到一些震慑作用的。
好多人为了跟她打交道,纷纷附和,于是这个安养堂顺利地就建成了。如今里头有不少在平凉各地送来的孤寡老人,甚至最近还出现了有人将孩子丢在安养堂门前的行为。
雇了当地几个寡妇在这儿帮忙打理,再加上院子里的老人们搭把手,大些的孩子们带着小的,这个安养堂就这样维持了下来。扎拉丰阿拨下来的款项,除了吃喝穿之外,还有平日里的汤药钱。她预备着等孩子们长大些,就送到书院去,能读书的读书,不能读书的就在书院帮工,总能有一技之长,赖以为生。
冬日里活少,趁着雪未下,林霁招募了大批的民工,修葺了来往平凉到各个地方的路,用砂石打底,两边砌上青石砖块,上边履上黄泥土。再用压麦的石碾子在上面来回碾压直到路压平。
各个村各个县城主事的人一个个下发任务,分配材料,民工出力,府衙出物,林霁出财,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平凉的修路事件。就在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这平凉的土地都履得实实的,人们走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