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1.1.1(1 / 8)
风雨声来,前潮无息。
夜已至深, 李皎依然没有入睡。白日她打发走雁莳和那个郝连王子, 晚上的时间, 留给了明珠。僵坐了一日有些累,此时李皎换了宽松的裙衫, 靠坐铺着茵褥的方榻上,手扶竹木凭几,低着头, 将明珠递给她的卷轴徐徐打开。
烛火高烧,浮在女郎身上,衬得她面容如玉, 脸颊至脖颈处的花, 还在浓烈绽放。她漆黑睫毛浓浓,轻轻一颤,如蛾翅微摇。这般细小的动作也引得明珠关注,在长公主抬眼前, 明珠已经举着灯烛凑了过去。
明珠口上说:“画得像吧?这卷轴是从匪贼窝里搜出来的。他们很小心, 就只留了这么张画像。我与江扈从去当地一名士府上问过,这种料地的布绸,权贵之人都用得起,并说明不了什么。徒徒一画像, 尚看不出是谁人在针对殿下您。”
李皎随口道:“起码说明绘像的人并非凭空捏造,那人应当见过我。唔,画像人也不是我公主府上人, 府上除我,无人用得起这布料。”
她心中想,然并不能说明公主府上没有内贼。
她手中拿着的绢画,乃是李皎头梳高髻、着大袖衫时的模样。画中女郎长裙曳地,绅带飞扬,行在水畔扶栏而望,何等的灵动飘逸。便是其眉目间的清冷感,也与李皎本人十分接近。麻烦就麻烦在这样的穿着,极为普遍,连公主的身份都彰显不出来。对方将李皎相貌画得惟妙惟肖,李皎从这幅画上,却判断不出对方是于私人场合见过她,还是在公开大典之类场合见过她。
明珠颔首。
李皎拿着卷轴左右看,又凑到布绢上去嗅。好一会儿,她道:“有快淡了的熏香气息。此香名‘茵犀香’,乃前朝宫室从西域几小国中得到的贡品。后西域战乱,此香已失传。只长安未央宫中留得一些香料,我朝开国时,太.祖曾开未央宫,将其中珍宝万千用来赏赐功臣名将。到现在,未央宫中有这种香,还有几家名门应该也保留此香。”她停顿一会儿,“陈年往事,我有些记不住了。一会儿我写份名单,你拿名单去查那些个名门世族好了。”
李皎手摸下巴:“凉国、未央宫、长安士族……大魏看似太平,其下暗潮汹涌,都在蠢蠢欲动啊。”
明珠敬佩地去为公主殿下拿纸笔。过了这么长时间,香气已极淡。明珠即便是觉得有熏香,却不知是何,心中也不以为意。李皎能闻出这“茵犀香”,是她身份高贵,常年教养所致。能从“茵犀香”中锁定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