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3 / 7)
有走完的时候,等离了村子,她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跟展易相视而笑。
回想起方才的情形,俞小满在松口气的同时,很是为俞母点了蜡。
一般来说,像早先俞父过寿和俞家老二定亲这类事儿,俞家都是提前同人家打招呼,邀请对方来吃席。也就是说,俞家是不可能邀请全村的,而没接到邀请的人,也不会大喇喇的过来占便宜。当然,也许还真有那般不要脸面的人,真要碰上了,那也没法子,主家是没法赶客的。
可甭管怎么说,不请自来的客人终究是少数,尤其他们村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少还是要些脸面的,不会为了一顿半顿吃食,把自家的脸面往地上踩的。
然而,有一种席面却是例外。
就譬如说,眼前这一桩。
俞承嗣中了秀才乃是大喜事儿,这所谓的喜事儿并不单单是对于俞家而言的,整个俞氏一族都是引以为傲的。甚至整个村子,乃至外村的,但凡想要过来沾喜气的,都是风俗所允许的。当然喽,人家也不会白吃,既是上门贺喜,自会带上贺礼。唯一的问题是,乡下人家都崇尚礼轻情意重,多半都是拿上两棵白菜或者拎着一篮土豆就上门吃席的。
喏,方才俞小满见到的村人皆是如此,几乎没人是两手空空的,再不济也会拎上一把葱蒜。
谁让如今是夏日里呢?最是不缺新鲜蔬菜的时候,况且送点儿蔬菜就能吃上一顿好的,谁家不乐意呢?更别提还能沾点儿喜气!
俞小满心道,就这么看,俞母起码能收一屋子的蔬菜瓜果。嗯,也不亏就是了。
这要是像俞家前两次办席面那样,是这样的没错。因为体面些的人家还是会带上米面的。一场席面下来,最多也就是劳累点儿,即便真的亏钱,也亏不了太多的。
依着俞母原本的想法,肉叫闺女带来,菜由客人们自备,自家最多出点儿米面,要是碰上几个客气的,连米面都出不了太多,面子和实惠都得了,岂不妙哉?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
首先,俞小满没拿来丁点儿野味,兴许在旁人看来,她极是大方,出嫁的闺女拎来了二十来斤的鱼肉,能不叫人艳羡吗?其次,俞母对客人的数目估算错误,她原还想着今个儿是赶集的日子,虽然她请了不少人家,可还道那些人会各家派个人过来吃席,其余人还是会去赶集的,万万没想到,村子里拖家带口都来了,甚至在普通宴请上不大能看到的小孩崽子都来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