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0 / 12)
兴许是因着今年的收成好,哪怕到了深秋,也没见米粮涨价,仍跟秋收过后差不多的价格。展易挑精细粮食买了不少,除了常见的麦子和稻米外,他还买了好些糯米和各色豆子。
家里有石磨在,展易就没直接买面粉,倒是想着自家小媳妇儿喜欢吃面条,额外买了好些个挂面。他们这儿常吃的面条就只有挂面,倒是有外地人在县城里盘店摆摊卖拉面的,可拉面跟挂面不同,得吃新鲜的。因此,展易只买了容易携带保存的挂面,倒是想着面汤底子没秘方不好吃,他还特地花钱给人家摆摊的买了汤底子。
因着汤底子配料复杂得很,人家倒是不怕他学了去,就是价格不便宜,可想着大冬日里热乎乎的吃一顿挂面味道极好,展易狠了狠心,不单买了汤底子,连卤子都没放过。
其实,这些俞小满也会做,就是最寻常的做法,舍得用料的话,味道也不差,当然没外头做买卖的弄得那般精细好吃就是了。
而在又一次买米粮上山时,俞家老二跟着展易一道儿来了,除了探望不爱出门的妹子外,他还有事儿同妹子说。
“什么?阿娘叫二嫂拿嫁妆贴补大哥?”
图省事,俞小满直接下了一大锅子的热汤面当主食,再将早先就已经烤好的一只烤鸡切好装盘,刚端上桌,才打算再去瓦罐里舀点儿辣泡菜来,就听得俞家老二的话,登时惊得忘了原先的打算,只立在桌旁,愣愣的看着她二哥。
在这年头,尽管女子的权益是很没保障的,可有一点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嫁妆属于女子独有,嫁人后,无论是夫君还有夫家其他人,都无权动用。哪怕之后被休弃了,嫁妆也得原样奉还。而若是女子早亡,有亲生儿女则叫儿女继承嫁妆,要是没有生养儿女,嫁妆是必须交还给女子娘家人的。
当然,律法规定得再完善,也架不住这年头的女子本就很少有嫁妆。像寻常人家,都是叫闺女带着对方下的聘礼出嫁的,好一点儿的还会给做几床被褥或者两身衣裳,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
像俞小满这般,就这么穿着一身旧衣嫁人的,多不甚数。而像她娘家大嫂、二嫂那样有厚重嫁妆的,十里八乡都难出一个。
大嫂是家境殷实得父兄喜爱,二嫂则是家中图遭变故,可不管怎么说,她俩都属于幸运的,在这年头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财物,确实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
可要说,女子的嫁妆婚后贴补了夫君和孩子,那是无话可说。然而,贴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