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7 / 9)
老三两兄弟负责搬运到镇上的,待在村里等粮商来收倒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么一来会少得一些钱,横竖俞家有牛车在,两个儿子又天生有一把子力气,俞母自然不舍得费那个钱。
尽管最后经手钱的人是俞母,可俞家老二也不傻,这一袋袋粮食都是他跟老三两人扛的,有多少份量他能不知晓?粮价又不是保密的,回头仔细一算就能得出个大概的数目来。
“细粮都卖了,粗粮也只留下了口粮,我估摸着这一注就有三十五贯。对了,阿娘先前该是有积蓄的,五贯到十贯不等,还有个把月前她去县里收账,我是没跟着一道儿去,可每次我跟阿爹做的篾器都是心里有数的,那一桩是农闲以后急赶出来的,恐怕有十一二贯钱。”俞家老二掰着手指头算着数儿,“往少了说,阿娘手里起码还有五十贯钱。”
舍不得拿钱出来,和真拿不出钱来,两种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俞家老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要说在亲事上头花钱吧,可明明定礼、聘礼一早就下了,再说喜宴上头也没多少肉啊,米粮是家里原就有的,瓜果蔬菜不是地里的就是客人拿来的,咋就才十一月,家里就拿不出钱来了?
“不是我想贪爹娘的养老钱,可我琢磨着,这事儿真不对劲儿。”
俞小满也在低头思量,她跟娘家关系不好是一回事儿,可说真的,至始至终她也没盼着娘家不好。要知道,这年头都讲究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她已经出嫁了,可要是娘家那头真的到了快饿死的地步,她也得出一把力,更别提她二哥了。
所以,她只盼着娘家那头消停点儿,而非巴望着他们过不好。
大注钱财能去哪儿?
买房买车买奢侈品!
跟俞家老二这种打小生活在封闭式的小山村不同,俞小满有着上辈子的记忆,只一眨眼就抓到了重点。
俞家有牛车,所以没必要买车。买房的话,自家房舍盖了还没二十年呢,搁在村里那就是新房子,可要是镇上呢?还有奢侈品,珠宝首饰是不可能的,那兴许是古董字画?或者往低点儿来看,略好些的笔墨纸砚?
仔细琢磨了一下,俞小满很快便道:“我记得大哥是在镇上赁了个小院子吧?先前他一人住,赁着倒是没啥,这会儿都娶了媳妇儿了,还是赁着?我没去过那儿,那种小院值多少钱?再有,大哥先前只是个读书人,每年就要花费不少笔墨纸砚,他如今都成了秀才了,是不是用的东西就更好更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