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4 / 6)
罪呢?
尽管俞大伯家的五丫是正月十八才嫁人,可事实上俞家老二前一日就出门了,他是下半晌才下山的,到了俞家后已经是太阳落山之际了,跟俞家老三挤了一晚后,于次日一早,赶到了镇上。
就他一个!!
俞家老二也是格外得钦佩他爹娘,自己跟五丫到底是隔了一房的,堂兄妹啥的,实在算不上有多亲近。可他爹娘呢?那是亲侄女,亲哥的闺女要出嫁,保媒拉纤的还是他们的亲儿子,这就不管事儿了?
其实,俞家老二并不知晓,若不是因为他下山来了,他娘还是会去镇上的。可这不是他来了吗?横竖有人出面,正好俞父和老三继续做篾器,俞母则上山拾柴打猪草,他们家今年因着没钱,没法像往年一样养个七八头猪的,费尽心力才凑够了一头小猪崽的钱,俞母想着正好早点儿养起来,等秋日里乡试过了,她儿子考上了举人后,这猪也差不多养成了,杀掉宴客总比到时候去现买来得省钱。
幸亏,俞家老二啥都不知晓,只身一人跟在了俞大伯家送亲的队伍后头,还在心理安慰,起码他们家来人了,怎么着也比三叔那头好。
这么一想,还真是被安慰到了。
五丫是从村里发卖的,她倒是乐意学秋娘当初从镇上出嫁,问题在于,她跟俞承嗣到底隔了一层。这亲大哥,勉强还能扯一句长兄如父,堂哥怎么算?也因此,她只能在村里发嫁,再送到镇上去。
这新娘子本人是坐喜轿的,送亲的人却只能徒步前行。好在他们上河村离平安镇也没太远,加上这些人都是素日里干惯了粗活累活的,仅仅是走这么一段路,真心不算啥。
就是俞家老二在心里琢磨,咋老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儿呢?直到一行人进了平安镇,又走到了五丫夫家,他才猛的恍然大悟,哎哟,这是没备嫁妆?
他跟俞小满给的添妆,是在头一日就交给了俞大伯娘的,虽然是近亲,可到底是堂哥不是亲哥,俞家老二并不曾见到过五丫,仅仅是叫大伯娘转手送个礼而已。可这会儿瞧着,不对呢,咋啥都没有呢?
逮着个空,俞家老二寻上了他堂哥,也就是五丫的亲哥,压低声音问了几句,这才得知了真相。
人家压根就没给闺女备嫁,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一身的新衣裳就是俞大伯娘亲自去镇上买的好料子,又给亲自做好的。虽然说嫁衣应该是新娘子自己亲手做的,可乡下地头真没那么讲究,多的是闺女穿着一身打补丁的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