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梁祝(5 / 9)
,脱下喜袍,露出素服,在情人墓前放声大哭,一时间天摇地动,飞沙走石,风雷大作,梁山伯的墓突然裂开,祝英台喜极而泣,飞身一跃,坟墓瞬间合拢,雨过天晴,从梁山伯的墓中飞出一对彩蝶,这便是化蝶。
当初她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以为是恐怖故事呢,坟墓突然裂开什么的,脑补一下都怪吓人的,华区能将这个故事流传千年,慕君也是佩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然,现在她已经能理解这个故事所代表的伟大爱情,与其阴阳相隔,不如追随而去。因此,与《梁祝》前期“长亭惜别“的依依不舍,中段“哭灵投坟”的撕心裂肺不同,化蝶这一段,其实是光明的,欢乐的,仿佛两只彩蝶互相盘绕着朝自由的天空飞去,接受这个设定后,慕君自然地拿出自己的专业态度,哪怕她现在身处黑暗的,只有一盏橘黄灯光照亮角落的地下室里,也仿佛一个小提琴家般抬起自己的下巴,左手轻轻搭在琴弦上。
小提琴手的持琴姿势已经总结成一套有效的方法和共识,但每个人的体型和手型差异,持琴和持弓的姿势便不大相同,慕君现在的持琴姿势,正是训练过千百遍早已刻在灵魂深处的、最适合她自己的姿势,右手持弓,略一沉思,便拉开了琴弦,缓缓展开一幅风和日丽,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画卷。
解竹第一次听说梁祝的故事,心下震动之余,听到玉符传来的缠绵琴声,立刻被代入到故事中去,她仿佛看到了一对彩蝶在凄冷的坟冢前翩翩起舞,向着金色的阳光,向着百花开放的花园徐徐飞去,没有痛苦,没有忧伤。
和歌声比起来,琴声的渲染力的确非常强大,解竹有意识地将自己从琴声中抽离出些许思绪,考虑弹琴技能给慕君的加持程度,但她还是否定地摇了摇头。
琴声的受众没有歌声广,如果解竹不知道化蝶背后的故事,她能听出个什么道道来吗?不能。歌声不同,毕竟大众还是听得懂歌词的,慕君选择琴技为突破口,有点历史倒退了。
或许一些有品位的人会爱上这种叙述故事的方式,可惜普罗大众的音乐修养还没达到能接受纯乐器演奏的程度,琴声注定比歌声更小众,将它作为直播的噱头?解竹不太看好。
尽管这么想着,她还是在音乐中放下了纷杂的思绪,静静地躺在座椅靠背,闭上双眼,沉浸在音乐带给她的宁静之中。
慢慢地,她睡着了。
自然,她也没听到后面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