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初唐风月(1 / 4)
隋帝杨广和宇文化及相继身死后,陇西李阀迅速控制了局面,李渊也借着杨虚彦身死禅位之事,顺势称帝,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定国号为唐,改称武德元年。
自此,太子李建成留守宫中,帮助唐高祖李渊处理政务,更是朝中文官集团拥趸的核心人物。与之相对的李世民,却被封为秦王,继续携麾下数名大将带兵四处征伐,由于其封疆定国,为大唐开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其声势权柄在朝廷之中一时之间也是风光无二。
而留守宫中的太子,在威信和战功上落了下风,这种并不对等的情势,使得李建成和李世民,连同两人背后的势力集团,在不断的明争暗斗中,渐渐消磨掉了当年兄弟之间所有的情意,也只不过是勉强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罢了。
齐王李元吉一心拥护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征战在外,同样曾经手握兵权的平阳昭公主李秀宁,却是站在了自己的二哥秦王李世民这边,与太子为首的文官集团分庭抗礼。
大唐初建,天下尚未安定,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恐怕也是一个王朝中,难得的武将能够充分压制文官的阶段。
秦王李世民一系毕竟是兵权在握,尤其李世民战功显赫,秦王的名号,在天下人面前,自然也就随之声名大振。
至于凌楚思,因为早就存了待到李世民大业既成之后,便抽身离开的念头,凌楚思虽然一直留在李世民身边,随着李世民愈添声威,凌楚思反而变得愈发低调起来。
反正李世民征战四方之时,麾下成名的各方将领多得是,凌楚思索性就切了离经易道的心法,干脆就把功劳全都让给那些武将们,再不主动和人对敌出风头不说,甚至还相当低调的游走在战局的外侧,时不时远远的往负责排兵布阵还经常一把当先的冲上去杀敌的将士身上套几个“春泥护花”、“毫针”,亦或是读几个“握针”、“局针”的为他们掠阵,为这些本就骁勇善战的将士们身上更添了几分近乎奋不顾身的英勇斗志……
反正有她在,上阵的那些高层将领几乎再无任何伤亡。鼓舞士气不说,也对地方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一直不想消停的慈航静斋,终于还是随着重伤痊愈却武功尽失的师妃暄下定决心闭死关后,被迫彻底消停了下来。
尤其是洛阳代天择主一事,因为寇仲和徐子陵夺走和氏璧,后来和氏璧又经由凌楚思之手辗转落入李世民的手中,以至于,慈航静斋非但没能卖李世民一个天大的面子,好在李世民面前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