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歂岳帝(2 / 4)
前面说到,在“前朝”之前,诸子百家的不同发展便是两个世界最大的不同之处。
问题就出在这个“前朝”上,准确的说,应该是出在前朝开国皇帝,太|祖歂岳帝谢琰身上。
无论哪朝哪代,封建社会上位者,尤其是新政权的上位者,素来忌谈前朝事,上行而下效,民间自然也是如此。如今大周建国才不过二十六载,永嘉帝是皇二代,他爹延熙帝就是抢了前朝末帝的谢氏江山,才做了吴周的开国皇帝,可惜延熙帝不够长命,当上皇帝才十年就驾崩了。
延熙帝当初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兴师逼宫的,谁知计划执行的太好,一路顺风顺水,贪官污吏砍了,政治敌人砍了,看不顺眼的也砍了……砍得整个朝堂七零八落,大量官职空缺,上朝人数不及平时一半,满朝再无敢置声者时,延熙帝兵权在身,顿时觉得不当皇帝简直太吃亏,索性把“君”也给“清”了,自己当了皇帝。
当然,对外的说法自然不是如此,而是末帝自知昏庸,又感激延熙帝斩除小人,拯救黎民于水火,因此深感延熙帝“有不世出之雄才伟略,江山可托也;自惭弗如,遂效仿先贤尧舜,禅位于能者。”
至于世人信不信,那就只有天知晓了。
大周的江山来的不怎么光彩,皇帝自然更不喜欢别人提起前朝,这样的背景下,襄荷虽能经常听到前朝之前的各种轶闻,但对距今最近的前朝,也就是宋朝,反而知之甚少。
这个宋朝当然不是前世的那个宋朝,皇帝也不姓赵,而是姓谢,史称谢宋。
宋朝国号来由是因其开国皇帝谢琰曾任宋城太守,而谢琰的祖籍,却是在襄城。
虽然大环境是避谈前朝事,但作为谢琰祖籍所在,谢琰又已经死了几百年,襄城中自然少不了谢琰的传说,只是不至于大街小巷广为传闻罢了,但仔细打听一下便可知。
谢琰的传说还跟秀水村后面的鹤望峰有关。
秀水村后面是小玉峰,小玉峰再后面翻过几个山丘就是天下闻名的鹤望峰。因为鹤望峰名头太过响亮,这附近的一片山头都被叫做鹤望山,秀水村的村民说起自己的村子从不说“小玉峰下的秀水村”,而是“鹤望山下的秀水村”,可见村民们对于邻近鹤望峰是多么与有荣焉。
襄荷从小就是听着鹤望峰的传说长大的。
据说谢琰时为宋城太守,因不满当时朝廷苛政,不忍见生民涂炭,因此愤而起义,广召天下英雄,兴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