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25(2 / 5)
兰花的“鹤望兰”而纳闷不已。
事实上,将花店的标识画成那种极品梅素的模样更贴切,因为襄荷偷懒地直接给它也取名叫鹤望兰,理由也很说得过去——鹤望山野兰杂交出的兰花。
不过由于襄荷心里到底对前世还是有些怀念,平日谁也不能说,这次便借着这个小小的商标和兰花的名字,算是自己默默地怀念一下。
于是花店的名字和商标就这么定了。
这些前期准备做好,襄荷便开始为“鹤望兰”扬名。
她先是找了赵寅年,打听襄城哪些达官显贵喜爱兰花,到了临近开学时,便将有人育出极品梅素的消息散了出去,但却并没有说清是谁育出。此时,经过一冬的蛰伏,“鹤望兰”原本的两苗已经变成了四苗,只能花开时节,便是鹤望兰花店开张的时候。
除了忙这些,襄荷还时不时地去趟玫瑰园,除了为谢兰衣念书,大半时间都泡在了木工房。
自行车是襄荷关注的重点,经过试骑和襄荷貌似“不经意”的提醒,不过短短两个月,谢兰衣已经将自行车数次重做,如今的模样跟最初的简陋结构也是天差地别,又因为襄荷找了铁匠打造了符合条件的钢铁链条、踏板、车轴等,如今的自行车已经是半钢半木,除了没有塑胶轮胎,与现代的自行车已经很接近了,哪怕直接投入市场都可以。
事实上,襄荷曾经为此狠狠动心了一把。
如果襄荷没有手心的灵液做后盾,仅凭玫瑰园的月季,卖花的生意毫无疑问,还没自行车更有赚头。只要将自行车推行开来,再规范生产,降低成本,那么带给大周的将是一次出行方式的改|革,而带给她和谢兰衣的,则是难以估量的财富。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谢兰衣的身份,安安静静待着被人遗忘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要藏拙,半点风头都不能出,能遥控的飞天木鹞不能现世,自行车自然也不能。
所以哪怕自行车的前景多么好,也不能拿出去做生意。
所以襄荷也只是心动了一下,然后便果断地把这念头掐死了,连想都不再想。
但是,每次去谢兰衣的木工房,对襄荷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木工房里那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可不都是用来玩儿的,事实上,它们几乎都有着不同的用处。玫瑰园占地颇大,虽然不紧要的地方可以由书院仆役定时打扫,但平日起居坐卧之地却只有万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