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8(2 / 4)
不能这样做。
掌柜有将这个情况报给了襄荷,襄荷埋头捣鼓了好几天,转头就给了掌柜一个惊喜。
同样是九十九朵月季,不同的是,这九十九朵是干燥且可以长期保存的。青梗绿萼红花俱是栩栩如生,花还是欲开未开的状态,色泽一点未变,甚至还还能闻到隐隐香气,但这一切,却都是凝固在一片透明的物体之中。
问过襄荷后,掌柜才知道那透明物体竟然是松香。
襄荷前世就喜欢做标本,普通的枝叶可以做压制标本,但许多花压制后就失了韵味,因此她常常做立体标本,最简单地就是用ab胶浇筑,但这时候当然没有ab胶可用,因此她只能寻找替代品,也就是松香。
松香原色发黄,因此还得去了色才能用,但即便如此,松香乃至ab胶做成的标本放久了颜色也会变,襄荷做出来也不过是为了暂时应付店里的情况,想用这些标本来当样品好招徕顾客,也想因此多赚些眼球,毕竟松香不便宜,这些标本造价并不低,要不是刚赚了一大笔钱,襄荷才不会舍得花这么多钱搞这些。
干花技术古已有之,但像这样能不伤原貌,完整的将整朵花保存下来,却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了。掌柜的连呼神技,又怂恿襄荷卖标本。
襄荷有些动心,但还是想先看看反应再说。
做好的九十九朵松香标本被装进展示柜里,下面铺上松软的丝绸,旁边有名牌写着每一朵花的品种名(当然,不过是襄荷从诗词里挑好听的乱取的),上面罩上玻璃罩子(手握五千两巨款的兰小东家表示不在乎玻璃那点钱)。一列展示柜整齐地排列,一进店就能看到,而玻璃、透明松香的运用,则带给古人绝对新奇的感受。
松香标本很久就又引起轰动,很快就有人询问价格。
聪明的商人总是给客人想要的,既然有人要,那襄荷自然没有不卖的道理。只是松香标本造价高,制作起来也不容易,相比无本买卖的月季花,这称得上是高成本了。
因此襄荷毫不手软地定了三十两定价。
这个价格吓退了不少人,但仍旧有不少不差钱的下了单,这又是一笔钱入账。
只是襄荷自己肯定没时间做标本,只能另外找人做,这找谁做,就成了个问题。
开店以来,襄荷一直暗暗观察店里的四个雇员,掌柜的不用说,虽然脑筋有点死,但足够敬业,人也忠厚。账房先生打的交道不多,但起码账目一目了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