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金屋藏娇(2 / 4)
去发作,稍微一冷静下来,深谙人心的他便知道,这样做只会将她越推越远。在很多先决条件上,他本就比不过顾恺之,桓姚当时对顾恺之的印象那么好,他就算挑破此事强力弹压两人来往,也只能是以他的冲动莽撞衬得顾恺之更加温和儒雅。因此,他只得选择隐忍克制,再伺机一击即中,将其彻底打入深渊。
这三个多月中,他派人一手促成了顾陆两家的联姻。
桓姚的某些心思,这么些年下来,他也有了许多了解。她是那般聪慧理智,有李氏的前车之鉴在,就算再心悦顾恺之,她也不会甘愿为妾的。当初她对顾恺之的期望越高,如今面对顾恺之的负心,就会越失望。往后,也就不会再对文士才子一类可以堪称为他天敌的男子那么容易动心了。
除掉了强敌,他心中松了口气,接下来,只要把她哄开怀,快些忘记这一段,此事便算是收尾了。不过,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他也要快些将她名正言顺地据为己有才行。
忧虑之事……桓姚听到他问这话,不由觉得莫大的讽刺。谁还能比他更让她忧虑恐惧。但话毕竟不能真的这样说出来,权衡一番,倒不如趁此跟他讨些条件。
“姨娘的脸也复原这么长时间了,三哥可否去封信到荆州,让父亲将她接到荆州府上去。我观姨娘常郁郁寡欢,心中必然是极为思念父亲的。”这话说得合情合理,没有哪个女人不渴望丈夫的宠爱。按常理,李氏还不满三十,如此年纪轻轻,明明丈夫还在世,却要像寡居一样生活,自然是不甘心的。桓姚以此为借口求桓歆帮忙让她的生母重获宠爱,并没有什么让人起疑的地方。
她写去荆州的信至今没有回音,想来实在是她在桓温心中的分量不够。桓温那么重视桓歆,他若肯开口为她们说话,效果自然会大不相同。
桓姚既然不提自己要离开江州的事,桓歆对于她的这点小要求自然是爽快地应了:“好,我明日便去信给父亲,让他接五姨娘去荆州府。”李氏走了也好,免得留在府上碍手碍脚,让他往后和桓姚关系更进一步时,想亲近桓姚都要像做贼一样。
说到李氏,桓歆和桓姚刚刚离府不久,她便和曾氏一起来到了松风园,本是准备今日好好给桓姚庆生,她学了好几天的长寿面,今天想亲手做给桓姚吃。哪知一进松风园就被告知,今天一大早三郎君便带着桓姚出门去了。
今天又不是休沐的日子,三郎君一向勤勉,不是该去州府办差么。侍人回道,郎君特意给自己空出了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