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栀子(2 / 4)
笼也称不上一个‘懂’。”
未等曹爷开口,云卿便抬头,将流光溢彩的百结花灯指给曹爷看:“这个花厅名叫百结厅,是以这盏百结花灯命名的。百结花灯,取义百年好合,喜结连理,花团锦簇,登高及第之意,是从前苏记的老前辈们送给某代东家成亲的贺礼。”
“哦?”曹爷仰头,细细看了一番后赞,“果然精致华美。”
云卿笑看曹爷:“是的,精致华美。这盏百结花灯承载的不仅是苏记师傅们最诚心的祝福,还有苏记乃至整个枋口镇最精湛的灯笼工艺。百结花灯是琉璃宫灯,整个灯不费一钉一铆,不沾一糯一胶,一百零八根木料支架全靠组合搭建而成,自点灯到现在,足足两百年而不散,乃是宫灯中的极品。”
曹爷神色讶异,起身更加细致地端详了一番,禁不住赞道:“果然精妙!”一句话脱口而出,却又想起方才说自己是懂灯的,那么看不出来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于是恢复了神色道:“百结花灯的确是不错,不过外头苏记大厅挂着的那盏九凤还巢,辉煌大气,巧夺天工,私以为更佳。”
九凤还巢是灯中灯,一盏大宫灯里放着一盏体态肥圆的走马灯,大小灯之间分出九瓣灯骨,扎成凤凰于飞的姿态,是为九凤,每只凤在头部另放一盏小灯当做眼睛。整个灯笼恢弘大气,精妙绝伦,流光溢彩,巧夺天工。
都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这曹爷虽然是灯笼行的外行人,却是地地道道生意场上的内行人。大凡开铺子做买卖的,总得在客人举目可见的地方放上一些招牌物件儿,比如皇亲贵族题字的牌匾,文人雅士赞颂的宝贝,而在灯笼坊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要在厅堂里挂上这家灯笼坊可以做出的最高规格的灯笼。所谓规格,是以工艺计,是展示一家灯笼坊工艺水平的直接体现。
曹爷虽不懂灯笼鉴赏,但对灯笼业这个规矩显然是一清二楚。说到此处他还特地起身推开了白结厅的门,似乎是在品味那盏九凤还巢的美。不想云卿突然扬眉浅笑:“那盏更佳?”
云卿盈盈笑道:“我先前说曹爷不懂灯,因为曹爷放着这样绝妙的百结花灯不赏却只坐在这儿喝茶,现如今我仍然要说一句曹爷的确不懂灯,因为曹爷说那盏九凤还巢比百结花灯好。”
不等曹爷回答云卿便笑道:“看来曹爷还没想清楚您要的是什么样的灯。是工艺精湛的,是意义深刻的,是借着‘踏雪寻梅’的名气我云卿亲手画的,还是能让曹爷你这单买卖赚下大钱的。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