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送簪子与玉镯(1 / 5)
不出苏大夫人所料,果然,京城里第二日就传遍了和早几日版本相反的版本。
随便走到哪个角落,就听着那些闲着没事儿做的人在议论着:“这到底是苏府拒了梁府,还是梁府拒了苏府啊?”
“肯定是梁府拒了苏府,这还用说?早些日子我就觉得那说法不对头,就算是时辰不对,也可以用别的办法去补救,怎么就拒婚了呢?”那说话的汉子吐了口唾沫:“喂喂喂,吴媒婆,你是知道详情的,仔细说说看?”
吴媒婆回过脸来白了他一眼:“都不明白你一个大老爷们,每天就关心这东家长西家短的有什么意思?还不快出去寻个路子挣钱,没看你媳妇又带娃,又绣花补贴家用,你就不会体谅下她?”
那汉子挠挠头道:“现儿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找事情做。”
吴媒婆把鞋子拔出来,在桌子腿上用力敲了敲灰,白了他一眼:“状元公明日办喜事,你随便去混个力气活,这些天的嚼用不就出来了?要去就快去,别呆在家里孵蛋!”
那汉子拍拍头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事了!这状元公的亲事可是皇上御赐的,肯定少不了打赏!”说罢嘿嘿笑着,一路飞奔,往甜水胡同那边去了。
明日就要成亲了,李清芬坐在含芳小筑的屋子里,看着远道赶来送嫁的母亲,心里有万种滋味,母女俩面对面坐了半晌,谁也没有说话。
玉蝉端着茶水上来道:“太太,喝口茶罢。”
李同知太太抬头看了看玉蝉,就想到了那冤死的玉坠,心里也有些悲凉,自己倒是没想到娘家哥哥嫂子会串通起来谋算自己的女儿。
“芬儿,是娘没有本领,让你吃了这么多苦。”李同知太太的眼泪珠子终于掉了下来,摸了摸李清芬的手腕:“瘦了,芬儿比原来瘦多了。”
“母亲,芬儿过得很好,现在终于算是苦尽甘来。若是以后父亲还是那般糊涂,母亲只管来京城住到甜水胡同我们那宅子里边来,我和仁知说过这事了,他也同意,还说要和母亲来说这事呢。”李清芬一脸羞涩的笑容:“我都帮母亲布置好了屋子,母亲只管来住就行。”
“好孩子,好芬儿!”李同知太太用帕子擦了擦眼睛道:“我倒是熬着也没事情,只是少不得把你哥哥接出来,过两年参加了乡试以后就让他来京城住着准备会试,刚刚好仁知还可以指点一二。”
李清芬见母亲总算是接受了许仁知,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大半,笑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