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4)
店内的客人看到这种情形,有的早就趁乱躲了出去,也有人路见不平,上前跟闹事的人理论,很显然,今早的生意是没得做了。
那中年男子见店里没什么人了,低声对薛盈道:“薛娘子,我劝你识相一些,趁早从了范大郎。你眼光再高有什么用?不过是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女罢了。这整条街的酒楼都要看范大郎的脸色行事,你若得罪了他,这家店也休想再开下去。”
薛盈这才明白他们闹事的由头,怒气抑制不住地涌上来。
那一厢李维和刘景年和往常一样起早上早朝,刘景年照例要来薛家瓠羹店买白肉胡饼,却见店门口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不由皱起了眉头。
没过多久,刘景年看见薛盈从店里冲了出来,拦住正打算撤退的闹事者喝道:“先别走,当着街坊邻里的面,我们把事情说清楚。”
闹事者不耐烦地甩开胳膊要走,却被一旁的沈瑶紧紧抓住,她跟随薛盈学厨艺这几年,日日端锅颠勺,也颇有些力气。
“心虚了?”薛盈冷笑道:“你把我店里桌椅碗筷砸了,想走没那么容易!”
薛盈索性提高了声音道:“诸位给评评理,太和楼的范大郎想娶我做续弦。我的心思都在这家瓠羹店上,何况他如今四十多岁了,和我年纪相差太大,所以没同意。结亲本是你情我愿的事,谁知范大郎被拒绝后恼羞成怒,竟找了几个街头混混故意来我店里捣乱。太和楼是京城七十二家正店之一,他范大郎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却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去欺负一介孤女,这种做派,我还真瞧不上。”
薛盈这一番话有理有据,看热闹的街坊都很同情她,当下便有人议论道:“范大郎太过分了,平时看上去人模狗样的,没想到私下里这么不堪。”“他这样的,一看就不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平日里无法无天的事肯定没少干。”
闹事者没料到薛盈的脸皮这么厚,竟然公开宣讲她与范大郎之间的私事,一时无话反驳,只得冲着她吼道:“你胡说!”
薛盈随即怼回去:“谁胡说自己心里有数,街坊邻里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今天把话说在这里,爹爹临终嘱咐我好好经营这家瓠羹店,我就是拼了命也会把店维持下去。我不会惹事,但也决不怕事。若范大郎还想找人来闹,我们就去见官好了。”
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汴京城一众商户虽饶有资财,却最怕见官,他们没料到薛盈竟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闹事者不由暗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