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8 / 9)
他家可宽裕多了,如果他要是写信回去说他要结婚……估计他爸妈不仅不会寄东西过来,可能还会千里迢迢过来打断他的腿吧。
想到这里,他摸了摸鼻子。
咳咳,这怎么一样呢,他可没有心上人。
俞向晏把信和鞋垫放好,就开始看起其他东西来,大伯给了他一袋粮食,粮票若干,外婆给了他两双新鞋,舅舅两斤糖,大哥大嫂给了布料,妹妹给他做了吃的,还有一些适合女孩子用的小玩意儿,怪不得说女孩子更细心,他之前都没注意到,这个发夹如真肯定也会喜欢。
有了这些东西这个婚礼就能过得去了,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想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自己最好的东西。
以后回忆起来,不会有太多遗憾。
当然,他也把这些一笔笔的记在心里。
他现在没有太多的本事,但是他不会一直都是这样的。
……
这个消息没多久就传到了另一位主人公的嘴里,她旁边的女知青有些羡慕的看着她。
来到乡下熬不过去,嫁给当地人的知青不少,不过要换成是她,她得说,还是嫁给知青更合心意。
嫁给当地人是不用那么辛苦了,但是要说不下地那是不行的,她们下乡遭了多少罪?
除了下地,最先遭遇的是语言问题,要当一阵瞎子聋子,先学会这里的本地话,才能跟别人交流,那也仅限简单的交流,嫁给本地人,对方说的急了,很多话还是听不懂,另外乡下人跟城里人很多地方都不能比,学识学历比不过就算了,他们很多人都不注意卫生,许多人根本就不刷牙,就是漱漱口。
不注意卫生,不注重穿着,拉出来根本就没法比。
像温如真这样,选择嫁给自己同乡的知青,彼此知根知底,以后要是能回去了,也不会分隔两地,而且她的对象跟其他的知青不一样,身强体壮,又有一手的手艺,在村里的人缘好,他家里看着也挺殷实的,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他的包裹,他出手也大方,时不时的就给她开小灶。
如果不是自觉比不上温如真,这些知青哪里会那么容易放弃这么一个好对象?
不过就算她们不放弃,可能也成不了,他们之前有听说过一些传言,据说对方特意跟着温如真到这里来下乡的,她们没有机会。
温如真全程没有说话,被问到开不开心,也只是微笑。
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