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新路线(3 / 4)
运。如今改道后的新河太狭窄,还不到原河口的一半宽,若是发大水肯定会决堤溃坝。”
薛老爹急了:“当官的就没人管管?”
“管?可怎么管?富春江是东南河运的要道,听说河督大人上书说了,每年清理富春江的淤泥要120万两白银,而改道后用于决堤后的抚恤银子每年只需要三十万两,这一来二去的,你说皇帝老儿能不愿意改道?”
薛老爹瞪直了眼,好一会才道:“富春江那啥……就那么金贵?咱赵州这么大的州县能有不少人吧,也没人能出来管管?”
舅舅喝口水继续道:“你不知道吧,听说东南向的米、盐、铁、油等,都是从富春江一路北上到大运河,再从大运河到京城,所以富春江是万万不能出事的,那自然就该咱赵州的倒霉咯。”
薛寅松突然问道:“富春县莫非和富春江很近?”
舅舅看怪物似的看他:“你这两父子可真是对盘,都是不管世事的——那富春县就在富春江的南面,县城里有条小支流叫阳江,旁边还有条宽水河,是不?”
薛寅松只好闭嘴,他从来不爱关心八卦,猛然有天发现八卦还是很有实际用处的,那可真是各种打击。薛老爹显然也是第一次听说富春江,只嘀咕道:“没听说旁边有个什么大江大河啊。”
舅舅笑道:“你们来的路上肯定过了一条大江水,那就是富春江,我早年倒也走过几个地方,对这附近的县市还算熟悉。”
这么一说薛寅松倒记起舅舅年轻时当过货郎,忙虚心问道:“舅舅既然游历多,那侄儿便考考你,从富春县到德阳县,有什么路又好走又平坦?”
舅舅想想笑道:“这还真考不住我,富春到德阳大路只有一条,多山且陡峭,自然是不好走的。若是考虑走水路,我倒有个好建议,从宽水河出发进入富春江,到南孟下船再沿蒲阳河西进到德阳县城,虽然路程是绕了有十日,但是水路省脚力,从南孟到德阳又是平路,相对来说却好走许多。”
薛寅松差点跳起来抱着他亲一口:“舅舅……你可真厉害!”舅舅得意的笑:“干啥?这知道舅舅厉害了?告诉你,你舅那几年的货郎可不是白跑的!”
后面的吹嘘薛寅松是没空理会了,他满脑子转的都是舅舅刚才给规划的路线,如果走一遍真没问题,那他立刻可以将陈米源源不断的运往德阳。
薛寅松还在发愣,旁边几人休息够又吃完午餐,站起来准备下山。一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