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部分(5 / 6)
忽然道:“我去吧。”
话音一落,所有人纷纷看向她。
“苏木,我明白你是担心靖远侯,但你即便去了,也帮不上忙。”董仲宁没敢说出后面半句话。
——说不定还会给人添麻烦。
“我可以帮忙,”苏木站起身,目光不避不让,直视李将军,“若要稳定军心,我比李将军更合适。”
“你怎么会比……”董仲宁话说到一半,被苏木打断。
“将军放心,我要去日晷城,绝非为了靖远侯。也并不是任性,不顾大局。”苏木认认真真分析,“我姓司徒,北豊的郡主,我与将士同在前线,就是一剂定心剂。”
鸿谷关让许多将士对朝廷心灰意冷,皇室骄奢淫逸,在上饶歌舞升平,却让他们在外卖命。苏木能确定,甚至会有不少人并不情愿再为北豊而战,否则也不至于军心大乱到需要留据后方的李将军出马。
她象征着皇室,她在前线,至少能表明朝廷的态度。
李将军坐在主位之后,夜里跃动的烛光照在他脸上。他看着苏木,竟出奇的有种为已故的上司夫妇高兴的心情。
十三城的守将都曾是沈知麾下,一半是自鸿谷关一役死里逃生。战败之后,朝廷将所有的罪名推到了沈知与他们这些部下头上,不少人被迫贬官卸甲。
后来新帝登基,少帅袭承爵位,亲自找到他父亲的旧部,一个一个,劝说回西北,再次守在北豊的国门之下。
他们原本对朝廷大失所望,新帝登基后虽开始重视军事发展,不再重文轻武,但当年之事依旧无法忘却,他们仍然对新帝持观望态度,不敢再轻信。
他们如今守在北豊,一是要保护黎民百姓,二是完成沈知遗愿,三是因少帅劝说,最后的那么一点原因,才是守下北豊。
原先听闻少帅似乎有意锦瑶郡主,他们甚至觉得不如娶了少帅的表妹。但如今,他忽然就明白,北豊依旧是北豊,但又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北豊,这一代的掌权者,可以让他们看见希望。
“郡主不怕?日晷城可是危险得很。”李将军试探着问她。
苏木反而笑道:“将军是觉得我们北豊的将士打不过西夏蛮夷吗?”
李将军一愣,朗声大笑。
大漠的天空能看见很多星星,唯独一块没有的地方,是永夜天。
走出府衙,苏木仰头望着那一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