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4 / 7)
录一下。”
礼部尚书应是,连忙拿出一个册子登记。李怀懿到看台坐下,对宫人道:“传太傅。”
祝青山年纪大了,不参与围猎,但仍然每年都会跟随圣驾前来。他来到李怀懿跟前,行礼过后,问道:“陛下有何事吩咐?”
李怀懿给他赐座,又让侍人奉上热茶,等他喝了两口,才道:“太傅有没有听说那首歌谣?”
祝青山道:“微臣略有耳闻。”
李怀懿道:“这正是朕要托付太傅之事。太傅,朕要你止住流言,查出流言的源头。”
祝青山犹豫了。
他并不看好那个宓妃。但是,若要让陛下被流言牵制,也太不像话。
这样一想,祝青山立刻下了决心,他说道:“臣必不辱命!”
李怀懿颔首,又道:“你的学生当中,有没有年轻的、能力出众的平民子弟?朕要寻一人,接管陵城。”
祝青山是当代大儒,门生遍天下。
祝青山寻思了一会儿,缓缓摇头道:“这样的学生,臣知道好几个。但是陛下,陵城,可不是人人都能接管的啊!”
李怀懿道:“朕有开采铁矿之法。”
祝青山大喜,不由问道:“陛下从何处得来?”
李怀懿似乎并不欲细说,他简单地道:“齐国。”
“齐国,齐国……”祝青山喃喃念了两句,老泪纵横。他从太师椅上站起来,伏地而拜,长声道:“天佑大秦啊!”
当今天下,几乎所有武器都依赖于铁。在一场战争中,铁矿和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
……
李怀懿按照猎物的多寡和珍贵程度,将将士们都封赏完之后,暮色已经笼罩了整个天地。
他乘坐步辇,回到自己的行宫,驻守在门口的宫人们迎上来,问道:“陛下可要去正殿用晚膳?”
李怀懿下了步辇,低沉道:“先去书房。”
姜鸾在软榻上坐了一下午,幸而有玉画时不时为她捶腿按摩,身体才没有坐僵。
她正手持书卷,心里想着越国之事。心思百转间,姜鸾听见书房外传来一群人的脚步声,宫人打开书房的门,通禀道:“陛下来了!”
姜鸾抬起头,见李怀懿迈开长腿,从门外踏进来。他穿着一件金锦骑装,外披松花色大氅,凛冽的北风刮起大氅的下摆,猎猎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