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5)
一个大名以敝之:“中华田园猫”。
——准确地说,它们是旻国本土猫,严格意义上,不太适合盖以“中华”的名头。不过郁容是天朝人,系统的规则是按照他的语言习惯来的。
掌柜的语言能力不是盖的,每一只猫儿都被夸得天花缭乱,十分卖力地兜售着。
郁容跟着掌柜的说明,将二十来只猫观察了一遍,最终选择了初时被介绍的“踏雪寻梅”与“金被银床”。
两只猫儿差不多一样大,一个高冷、一个活泼,容易相处,又是一公一母,不怕打架——大概?
掌柜的笑眯了眼。这院子里的猫,比前店里的确实更好,但同时,价格也是翻了三倍多。
郁容没太在意,两只猫只比一斤麖肉多一百钱,讲真,根本不算贵。用店家友情提供的笼子安顿好猫,放到板推车的前面,拜托了“跑车”留心看管。
有了猫,少不得准备猫窝、猫粮,他去边上的店里看了看,觉得还挺不错,果断又花了几百钱。
掂了掂已经没多少分量的布包,郁容决定不再继续“逛街”了,穿过俨然热闹极了的街市,目不斜视,直往药铺去。
“匡万春堂”,是雁洲本地最有名的药局,在新安府乃至全旻国,都有分号。
郁容是医者,于他而言,收集药材是他的职责,亦是爱好。现在不太方便,只能挑拣一些极想要的、在镇子上买不到的药材,每一种适量储备一些。
匡万春堂自非小药铺所能比的,郁容想买的药材这儿基本齐备,包括之前系统奖励的百部与蚤休都有。
使君子还是没有,约莫其作为药材确实未曾被旻国大夫经常利用过。反倒有一些他以为现在还没被发掘用途的药材,竟然有卖。
——譬如三七,别称“田七”,在天朝首次有明确记载的是在《纲目》里。虽有查证,其药用历史更早一点,但也至早是洪武年间了。
旻朝所处的历史时期,类似北宋初期,郁容受惯性思维误导,还以为买不到三七呢……这样的话,需要用到时,只能在系统商城上找,毕竟新安府的地理环境是绝对长不出野生三七的。
三七的根茎不多。
照掌柜的说法,是新发现的药材,没多少人清楚具体怎么用,故而储量少,价格还比常用的药材贵上一成。
郁容丝毫不觉扫兴,储量不多,也足够了,常用的药材本来就不太值钱,高一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