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论文(3 / 8)
种,向《超新星》投稿,如果侥幸能够进入大佬视野,就能进入学会内部审议环节,有机会上《科学》。
前一种的作者一般都是莱克大学学生这样的学院派,后一种则是野路子出生的野生科学家。
梅林瞄准的就是《科学》的副刊《超新星》。
理由很简单,《超新星》好上。
作为《科学》的副刊,跟单纯只刊载学术论文的《科学》不同。《超新星》的构成很复杂。三分?之一投稿,三分?之一自费,三分?之一小说。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弥补亏空,《超新星》不仅拿出了?三分?之一的版面用以刊载怪奇小说,甚至还有三分?之一的版面是拿来卖的,任何人,任何团体,不管你的研究有多么离谱,论文写得有多么糟糕,只要你敢给钱,《超新星》就敢刊登。相比之下,真?正用来刊载有价值的论文的版面仅有三分?之一。
梅林瞄准的就是《超新星》那三分?之一给钱就能上的自费版面。虽然她有自信,自己拿出的论文一定?能轻松通过编辑审核登上那真?正有价值的三分?之一版面,但无奈审稿需要漫长的时间?。在如今这种约翰尼斯·威尔已经成功发?现?青霉素的情况下,她根本不想等。
反正,她一开始看中?的也不是《超新星》的学术价值,而是它皇家学会的抬头和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跟相对严谨的《科学》相比,《超新星》与其说是学术期刊,反而更像是一份猎奇杂志。
有趣的是,因为这些破罐破摔的骚操作,《超新星》的受众反而比《科学》更广。科学家、炼金术士、神秘学爱好者,甚至无聊的贵族,有钱的平民都会买上一本。
前者为了?淘金,《超新星》上时不时会出现?几篇真?正有价值的论文;后者为了?附庸风雅兼消遣,毕竟皇家学会出品的抬头还是蛮能唬人的,而且里面的猎奇小说也是真?的有趣。
不要以后世的学术期刊的水准去看待这个时代的学术期刊,这个时代很多正经的学术研究跟科幻小说之间?的差距也就一步之遥。科学家与普通人的壁垒也没?现?代社会那样分?明。
在梅林原本那个时代,提到非科班出生的野生科学家,大家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民科,一群半吊子傻憨憨,空有一腔热忱,秉承着夸父追日式的执着,却碍于条件所限,跟真?正的科学相去甚远。
因为技术水平的关系,这个时代的科研还没?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