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结局下(2 / 3)
愿,彻查平砚崖一案!”
这些声音汇成一股,雄厚坚定,掷地有声,清清正正,像是保佑大干国运绵延数百年的脊梁。
景仁帝嘴唇不住颤动,眨眼间天翻地覆的局势让他只觉得经脉逆流,脸色青紫,脑中胀痛,竭力呵斥道:“放肆!你们是想要造反吗!”
可搭上他如今的神情,再也不见威严,倒尽显得色厉内荏了。
“报——”忽然又有一太监闯入殿内,面容苍白,惧意闪动,连话都快要说不清楚,“宫外...皇城...百姓跪于街巷,都要——”
余下的话景仁帝竟再也听不清楚,只觉得双耳轰鸣,眼前一阵发黑,声音陡然拔尖:“好啊、好啊!你们这是想要逼宫造反了!朕......”他剩下的话还没有说完竟猛得吐出一口血来,而后身形一倒跌坐在龙椅上,冠冕歪斜,白发混着黑发杂乱垂到鬓边。
——此时此刻
殿内,贺逸清立于百官之前,身后是郑重请命的文武大臣,谢太后一身冠服仍站在大殿之外。整个皇城,市井巷陌,除了少数紧闭的门窗,更多的都是欣然洞开,百姓跪于门前巷边,没有人说话,但这声音却已经足够震天撼地。
武安侯府内,谢凌与和谢疏寒正对着一副棋局,一只修长的手缓缓执过棋子,轻声道“将军”。
大雾缓缓散去,万千日光跌落人间。
.........
后世有史书记载,大干元安二十年,五月十八,景仁帝最终应允以皇长子贺逸清、丞相司鸿乐为首,重启彻查平砚崖一案。
五月廿九,立皇长子为太子,入东宫。
六月十八,景仁帝书罪己诏,发布天下。
七月初一,景仁帝退位,太子监国。
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但其背后蕴含的内容已经足够动人心魄,也令人不由窥想那段时日又是怎样的枕戈待旦与血雨腥风。
等到诸事完毕,众人都清闲下来,已经又过去了两个多月。
武安侯府,凌安苑,月下竹林。
天气渐渐凉下来,树叶枯黄,只有竹林依旧苍翠,贺逸清坐于石凳之上,看着立于竹林正中的那人。
谢凌与举剑而立,剑身白湛若光,引来清辉洒遍全身,身随剑走,劲风拂过,竹叶席卷过翩跹衣诀,身形清逸,湛然不似世间之人。最后收势而立,眼角眉梢俱是笑意,便像是荡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