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此去通途24(7 / 9)
程。
在沪城借钱修桥的时候,过江隧道也重新走上了舞台。
宋修竹的想法,就是在以往的过江隧道建设经验上,设计一条更多车道的过江隧洞,过江隧道沪城已经有过修建经验,工程技术也比较成熟。
“真不愧是少年班出来的。”
苏擎靠近谢雁旁边,微微斜着身子,悄悄道,“你有想到,他会提出这个方案吗?”
谢雁老实回答,“没有。”
他问,“原因?”
她回答道:“第二条过江隧道,从八年前就开始修建,用了六年时间,如果不是踩踏事件成了沪城过江基建的催化剂,可能还没有这么快通车。”
“过江隧洞的确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造价不比修桥便宜,而且时间更长。”
他一笑,“原来你早就知道了。”
苏擎原本就因为参赛方案的事情对她刮目相看,但桥梁工程毕竟是谢雁的专业,他没想到她对于隧洞隧道也这么了解,甚至知道沪城的过江隧道修建时间。
他后背靠回椅子上,道,“没错,宋修竹有点完美主义,他的隧洞工程不是一般的工程,按照他这上面论述的构想,造价压不下来,时间,保守估计需要五年,这还是紧赶慢赶,如果要有点意外,少说六七年。”
这已经是在沪城有修建两条过江隧道经验的情况下估算的时间。
而桥梁不一样,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桥的经验,拉索也实现国产化的条件下,谢雁收集到的数据和结果都表明,他们有把握在两年内,再造出一座跨江大桥。
宋修竹的方案获得了很多专家的认可,毕竟,在桥梁热门的时候,很少有人把目光聚集在过江隧道上,而他提出的这个想法,虽然还比较初级,但却是一个不错的构想。
就连坐在专家席上的林铸江,都对宋修竹赞不绝口。
“沪城的过江方式,绝不局限于桥梁一种,任何有价值的方案,都值得我们探讨!”
最后打分,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分。
宋修竹的组员,到这个时候,才对他彻底心服口服。
根据抽签的顺序,苏擎组是最后一个。
上台主讲的,不是现组长苏擎,而是谢雁。
“之前不知道你这么厉害,早知道我还抢什么组长,直接躺赢不就好了,最后的主讲你上,对方肯定是宋修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