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此去通途34(3 / 6)
一个汇报,“方案没问题,按照原本的抗风设计,是不会发生颤振!”
他们之前为了防止桥体颤动,已经提出安装阻尼器的想法,阻尼器不止可以防止地震带来的危险,还可以稳住桥身。
方斯闻帮他补了一句,“但是——”
“但是?”
林铸江喝了口茶,说,“还有反转?”
“但是——”
谢雁继续往下说,“风穿过桥体后,会产生旋涡,虽然没有颤振,但是会产生至少几十厘米的涡激共振。”
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而林铸江对他们这个实验非常重视,因为之前的一些大项目工程,不是延期就是有问题,而这座跨江大桥,不仅要挑战是世界纪录,还要迎接世博会,保证在两年内完工。
他们因为完全模拟出一个缩小版的地形和大桥,就是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你们能带着这个结果来找我,”
虽然多年没见,但这段日子的相处,林铸江对谢雁更加熟悉,这个小时候背着书包,在设计院的小阁楼里画桥梁设计图的女孩,现在已经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设计师。
她从大山、悬崖、峭壁、湖泊群所在的地方回来,带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
“没有解决方案,我看你们是不会来找我的。”
林铸江放下茶杯,“说说吧,你们怎么想的?”
苏擎看了眼两人,“你们提前跟他透风了?”
林铸江摇头,“我要是连自己干孙女都不了解,我这个爷爷也是白当了!”
谢雁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导风器。”
她提出来,“因为国外的大多数拱桥和我们的修建的都不同,他们的桥腹是空的,不像我们,是实心桥腹,会增大受风面积。所以,他们没有这么多问题。”
“导风器,怎么个导法?”
“很多领域都有这种机器,可以让风通过的时候,按照极其设定的方式离开,避免产生相应的问题。既然我们可以在大桥上安装建筑用的防震阻尼器,为什么不可以在桥顶,安装导风器呢?”
“你这个思路,”
林铸江很有兴趣,“可以一试!”
让激烈的风加速通过桥面,避免形成共振,以保护桥身。
这个想法,林铸江将它放进了方案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