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竹楹的推广(3 / 8)
经历“五年之久”后终于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培育出来的新物种”——就是竹楹及其衍生物。
论文写好了,里面的数据都是真实的,他们说新物种是这两年才培育好的,那就是这两年的,时间一点都不往前呢。
竹楹小组的某位教授带着这个课题亮相某世界性质的论坛,题目一给,场下混乱一片,全是惊叹声。
可以吸收辐射!能够促进污染区的尽快恢复!
这如果是真的,那得有多么的惊人啊!
有人怀疑这个新物种的真实性,他们认为是这位教授哗众取宠,并不相信当真有这种东西的存在。
——处理辐射的方式当然有很多,但都很昂贵,目前来讲,就连公认科技最先进的鹰隼洲都无法做到全面消除污染区。
那么,沧兰洲,一个世界第五,怎么可能?
还什么新物种,啊呸,全是扯淡!
教授笑眯眯地:“没关系呀,质疑是合理的。但请先听完我的报告可以吗?”
嘿嘿,我们不止有竹楹一号,还有二号三号四号,还有配套的处理装备,就连被作废的土壤都能用培植液恢复地力,没想到吧?我们这可是全部成熟的全套研究!
把这个放出来的打算是,首先,植物的危险性没有那么强烈,易于大家接受;其次,可以卖钱赚外汇;最后,有助于全球的生态环境改良。
竹楹和小黄花优势明显,劣势也很突出,不过都有解决办法。况且,沧兰洲这边都试验多少年了,完全可以保证其安全性。
如果想共同探讨,那没问题,欢迎至极。
如果想直接购买,那也可以啊,我们的团队都带着外交专家来的,金融法律的专家也不少,保管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
从种子到种植方式到后续处理再到专业教导,全方位服务,保证让这高价花得特别值。
当晚,洲际研讨会上的“新物种”消息就上了十二大洲的新闻版面,从报纸、网站到电视,一个不落。
沧兰洲代表团里,已经接待了不下五方代表。
猴急的已然谈妥了口头协议,只待后续抠抠细节,双方正式会谈再签约了。
在沧兰洲,这个消息的传入,也掀起了一阵飓风。
人们热切地谈论“新物种”到底是什么样子,跑去那位教授就职的母校官微下询问,还有给学校打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