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5)
从捅破那层纸后, 两人就开始变得黏黏糊糊起来,许多事情凤歧不再刻意避开凤歧。
哪怕是去议政殿议事,凤歧也会让季芜扮做宫娥的模样跟在身边。
距离年关还有十二天时,季芜终于等到了西征大军凯旋而归的捷报, 同时还有些边陲小国的使者团一同随大军回来, 主动俯首称臣。
一切都在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朝堂上的气氛顿时轻快起来。
但让大臣们不解的是, 在谈及如何处置秦王一事上, 凤歧屡屡回避。
秦王不死,新帝难立。
渐渐的,在朝堂上要处死季芜的声音越来越多, 与凤歧形成了拉锯之势。
哪怕是秦国旧臣, 亦是义正言辞的站了出来。
季芜低着头站在一旁, 看着凤歧愈发阴沉的脸色,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想,谁让原主尽不干人事,现在好了吧, 不死难以平天下啊。
又是和前两日一般,凤歧甩袖离去, 徒留百官摇首顿足。
季芜迈着小碎步的跟上凤歧,一时没注意, 撞上了凤歧的背。
凤歧停下脚步, 转身看着季芜。
那是一抹本不该此时出现在季芜脸上的, 恍若孩童的纯真笑意。
季芜抬手轻轻抚过凤歧皱起的眉, 她道,“姑姑勿要为了那群木头生气,便是不处置我, 他们又能奈何,”
凤歧闻言,神情并未缓和下来,将季芜送至太极殿后,未留下只言片语便离开了。
季芜恍若无骨的倚着殿门,看着凤歧的背影消失在视野里,面容平静,轻嗤了声,
“姑姑,你若是真心喜爱,又怎会逼得我步步退让,又怎么妄想以女宠的身份囚住我呢,”
说罢,季芜转身进了殿内,呼呼大睡。
这几日浓情蜜意,日日厮磨,着实是累人的很。
而凤歧一路步履不停,未待通报便大步迈入了占星台。
钦天监的监正与监副仍在与礼部的人商榷登基大典的诸多流程,未曾想到凤歧回过来,诚惶诚恐的起身行礼,“帝师,”
凤歧颔首,只淡声道,“陶监正留下,”
见人走了,凤歧走上前,将手撑在案上,扫过记载在册的卦象,“陶仁,我若为帝,你道天下人当如何?”
低垂着头,额上冷汗渗出,陶仁思索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