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4 / 7)
就是说:你为什么喜欢上一个人——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怎么爱一个人。就比如你喜欢唐学长——当你察觉到自己对他的感情之后,考虑‘应该怎样去爱他’要比追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他’更有意义!”
“好像有点道理……”
“你为什么会喜欢唐学长?”
“他……个性好。”林琅想了想,又补充道:“主要是对我好。”
“少爷你醒醒——就冲你这张脸,一上来就愿意对你好的人多了去了,可是你都能动心吗?”
林琅回想了一下:没错。从小到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最开始就嫌恶自己,通常会先伸出释着善意的手,可自己惯性地惧怕那些陌生善意,于是选择了躲避……继而反目也是后来发生的事。
“人都会下意识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解释——尤其是以你的个性,更会因为没有安定感,而反复试着给自己的‘爱’找论据。仿佛只有找到一个格外坚固的理由,才能说服自己心安理得地跨出那一步去。”
好像是这样……“但是——照你这么说:人这一生如果不慎遇到一百个让自己动心的人,全都要‘粗暴’地去爱一遍吗?”
“你看——又忘记我刚才说过的话了吧?”顺儿明明比自己小了三岁,此刻居然一幅老道的腔调给林琅上起了情感课来:“都不需要假设一个‘如果’——人就是会动心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但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一份完整的‘爱’是由‘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组成的。你惦记上了唐玉树,这是起因。最终你们选择分手、或走向forever love,那是结果。但别忘了中间还有个最重要的环节——‘过程’:你牵过了他的小手,亲过了他的小嘴,这期间别人也曾给你来过电,你瞟了一眼就摁了挂断,选择继续抓他的小鸡——这是经过。所谓的‘爱’不是那来电的那一刻,那很廉价;‘爱’跟你的小说一样,是要有起承转合的相守过程,才能成文!”
林琅终于听明白了顺儿的“爱情观”——他是在告诉自己:决定爱唐玉树之后,却又谨慎地与唐玉树划清各种楚河汉界,放置彼此于天平的两端、斤斤计较着筹码是否公平……都是自己爱得“不及格”的表现。
别看顺儿这人成天五迷三道,但他说话总有种诡异的说服力。
就像自己小说《春生客栈》里的掌柜,他在故事的一开篇,从树林里捡到受伤的小侠客。
那一晚,掌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