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2 / 3)
都认识,洗衣做饭缝缝补补都难不住我,另外我还跟村医学过一段时间,简单的病都会瞧。”
这些都是她深思熟虑过后说的,白石头村确实有村医,相当于赤脚医生,平常村里人头疼脑热的都是让村医开方子,药也是山里采摘后自制的。
村医为人和善,村里的孩子常去他那转悠,原主自然没跟着学过什么,但她这么说谁也否定不了,学习这种事本来就是主观的。
这一点是最让邝光连看中的,现在部队确认,尤其缺专业性的人才,像卫生员、办事员、炊事员、勤务兵这类,有多少要多少。
邝光连又问了她参加革命的初衷和理由,陆婵将那套门口的说辞又说了一遍,还增加了对战争的厌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邝光连点了点头,翻看了陆婵的身份证明后笑着给徐谷义看,“运城的,跟穆万峰那小子是老乡。”
陆婵听到这个名字微微抬了下眼,看开穆万峰这家伙在部队里混的不错,否则日理万机的领导怎么会看到运城就提他。
事实确实如此,陆万峰因为读过大学的关系,进部队后就很受重视,已经开始帮着处理简单的文书工作了。
“你的情况我们很满意,既然你对革命充满热忱,那就留下,暂编入卫生队吧。”
陆婵对此没有意见,她可是正经的医学博士,卫生员这个岗位对她而言根本没有难度可言,反而要注意认真“藏拙”,免得解释不清。
她的高超技术只能留着以后在恰当的时机再慢慢展现。
审查结束,邝光连并没有对她的身份产生怀疑,又因为陆婵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两位领导对她印象不错,还有兴致跟她闲聊了几句,包括运城的情况如何,她一路是怎么过来的,火车站的守备人员多不多等。
不多会,邝光连给卫生队的张连长打电话,让他过来带人,听说来了个有从医经验的新兵,张连长放下电话就立刻赶了过来。
“卫生队的人员不足这个情况我知道,陆婵同志来的挺及时。年轻人脑子活,你带回去好好培养,争取早日独当一面。”
陆婵的底子到底如何现在还没人知道,邝光连的意思是,不管会多少,总归人年轻,看起来还挺机灵,部队正是用人之际,技术好得上,技术不好培养好了也得上。
领导说话都是有深意的,张连长听懂了,行了个军礼后带陆婵离开,路上跟她说了不少卫生队的情况和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