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3 / 4)
听了哭笑不得,所以不管怎么说,大家最后都会把钱熔掉,难怪朝廷过几年就造一批钱,市面上却还这么缺钱。
朝廷再能造,也搁不住全民打铜器啊!
“难道这问题就没有法子解决?”
和凝摇摇头,“很难,这问题历朝历代都在想办法解决,也有一些措施,可大多不甚理想,反而一时不甚,造成物价动荡,就例如三国时蜀国,因为铜贵钱贱,蜀中名士刘巴给蜀主刘备献策,铸大钱,用一枚比铜钱大许多的铜钱代表五百文,刘备听从后,短时间内,确实使国库丰盈,可却坑惨了百姓,因为百姓值五百的物资,朝廷只要一个大钱就能买走,而这一个大钱,本身远不值这个钱,而更可怕的是世家手中还有一些以前的铜钱,许多世家就直接把小钱熔成大钱,五六枚就能熔成一枚大钱,熔一枚可获利百倍,如此导致了蜀内物价飞涨,后来诸葛丞相屡次出兵魏国,沿途收割物资,填补蜀中亏空,亦有此缘故。”
林风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诸葛北伐的另一种解释,虽然以前就知道诸葛丞相所谓的北伐定然不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匡扶汉室那么简单,毕竟刘备登基称帝时,汉献帝可是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刘备晚死十多年的诸葛丞相都差点没活过汉献帝(汉献帝和诸葛亮是同年生同年死),但和凝的解释,无疑更符合情理。
因为林风也是做了皇孙后,才发现钱和物资对于一个国家有多重要。
听到和凝说的大钱,林风顿时把纸币的想法吞到肚子里,一枚大钱甚至因为本身不值五百文,会造成物价飞涨,通货膨胀,那要用纸币,在没有前世那种稳定的金融体系下,用纸币简直和玩火差不多。
历史上大明宝钞,最后膨胀到连废纸都不如,不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么!
所以在没有稳定的金融体系下,为什么古人会选择金、银、铜为货币,不是因为大家默认,而是因为金、银、铜本身就值这个钱。
想到这,林风突然有个疑惑,“那如果别的东西也值这个钱,是不是也能当钱用?”
和凝笑着点点头,“这是自然,就例如前朝,因为熔钱成器屡禁不止,朝廷又无法负担沉重的造钱消耗,干脆实行钱帛通行。”
“布也能当钱用?”
“当然,两匹帛价一贯,你拿一贯钱和两匹帛有区别么?其实也就这些年朝廷富裕,造的铜钱多了,铜钱毕竟比撕布方便,各地用帛才少了,你还年轻,不清楚,当初先帝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