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文津楼(4 / 14)
竞年回来,她还在那里咬铅笔头。
任竞年看她犯愁:“看看这方面的文章,兴许就能写出来了,抽空过去图书馆或者新华书店看看?”
任竞年这一提醒,顾舜华恍然了。
她记下来她爸提过,那满汉全席的事,不是就有一位教授提过嘛,那些文化人可能也喜欢琢磨吃的,他们没准能留下一些文字呢,自己可以参考参考,看看别人怎么下笔,不然真是摸不着头绪。
顾舜华:“新华书店我去过,肯定没这方面的书,里面书都很正经,这就是闲篇,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吧。”
任竞年:“这个可以,现在咱不是在内蒙古,是在北京,北京是首都,文化资源丰富,如果有图书馆能用,那就是借力,比自己在那里干琢磨强。”
顾舜华深以为然,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送了孩子去托儿所,她就赶紧坐公交车过去图书馆了。
北京图书馆就在北海旁边,和大栅栏一样在北京中轴线上,穿过去天*门后,沿着故宫外的红墙绿树就那么一直往前,没多久就到了文津街,这是一处老建筑了,绿色琉璃瓦顶,汉白玉栏杆,雕梁画柱古色古香的,俨然就是一座古代宫殿。
顾舜华先去打听了借书证怎么办,填表,交了押金,图书馆管理同志就给了一张“借书证”。
看着这小小的借书证,顾舜华有些激动,这就是随便能借书的意思了。
不过她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借书,于是就留心看旁边的人,旁边好些男女,都挺年轻的,估计是过来看书的大学生。
她看别人往前走,她也就跟着,走过了一处摆有古代瓦当屏风的地方后,那么一转遭儿,她都要惊到了。
这是一楼的选书区,一排排的小柜子,每个柜子上是整齐划一的小抽屉,抽屉上有许多卡片,顾舜华学着别人凑近了看,那小卡片上写着书名以及相关信息,还有内容简介。
顾舜华生在五十年代后期,她六岁上小学时候还不懂事,才上了几年那个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候整体氛围上来说读书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她自己也不是多爱读书,所以从根子上,她就没读过多少书,上学上了那么八年,就这么混过来了。
现在看到这么一整排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