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4 / 8)
叶可可将半截蒸饺塞入口中,从记忆角落里翻出了点稀稀拉拉的印象来。
“你那时不过垂髫,哪里会吃螃蟹?我爹见你为难,屏退侍女,亲手为你剥蟹。我气不过,便趁他们饮酒,将剃好的蟹肉从你盘中抢来,塞入口中。”叶茗垂眼,“那蟹极肥极甜,膏脂萦绕舌尖,是我此生难忘之美味。”
“后来你嫁人从夫,我去投奔,见你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又有夫君敬重、婆母疼爱,便勾了你的夫君,逼他纳我为妾,新婚之日即便只能穿粉,也是我从未有过的快活。”
叶可可放下了筷子,“我记得姐姐脾胃虚寒,不可吃蟹。”
“是啊,所以我夜里疼得浑身冒汗,却不敢跟人说,”叶茗抬起头来,“男人也是,我贴身的丫鬟有样学样,竟也赚了个姨娘当当。”
她脸上的表情似笑似哭,“我昨日想了一夜,回忆往昔种种,竟觉得滑稽可笑,所谓的甘美与快活,不过是我自欺欺人罢了。”
“姐姐可是恨我?”少女柔声问道。
“我恨的从来都不是你。”叶茗摇了摇头,“这一点,却是我临死前才明白过来的。”
“你昨夜猜我死在法场之上,确实没错,姓宋的造反被抓,株连九族,江东宋家连夜将他逐出族谱,远遁边疆,才保留了一丝血脉。姓宋的、我,还有我尚在襁褓的孩子,乃至你的姨父姨母,都死在了那个秋天,但有一点你肯定料想不到。”
这么说着,叶茗看向了尚还残留着一丝稚嫩的堂妹。
“我,上过两次法场。”
“而第一次,在昭元二年腊月初二。”
昭元,是新帝的年号。
“昭元二年的腊月,与过往的无数个腊月没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张灯结彩,同样的喜气洋洋,同样的人情往来,若硬要找出什么差异,那就是少了一个叶可可——彼时丞相千金已经远嫁江东,连初二回门都做不到。
相比之下,仍待字闺中的叶茗显得突兀了起来。
“婶婶跟我通过气,要把我许给左谏议大夫杨大人的次子,虽然是个庶子但也有秀才的功名,以后说不得能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好归宿。”叶茗的眼眶微微泛红,“当时三媒六聘已走了一半,眼看就要下聘书,奈何下聘要生身父母在场,我爹爹健在,叔父自然不能越俎代庖。”
知晓自家大哥是个什么德行,叶宣梧紧赶慢赶,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