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船队里有作细!(7 / 13)
此处。”
看来,想要直接去苏门答刺有些不太可能了。
谢过了两位,郑和让小太监将两位送出了大厅,独自一人在大厅沉思。
起床不见郑和的西亭,在舱楼和指挥室找了一圈,也不见郑和的身影,于是下楼,端着一碟包子进了大厅,一眼便瞧见坐在桌边发呆的郑和。
“郑大人,你在这儿扮演沉思者吗?”一见郑和面无表情托腮思索的模样,西亭立即就想起了著名的雕塑沉思者。
“坐,”郑和往后拉了拉身旁的椅子,示意西亭坐下。
咬着包子坐在郑和的身边,西亭问道:“吃过早餐没有,我拿了点包子,你也吃点,我一会儿给你磨些豆浆去。”
郑和婉拒了西亭递到面前的包子,说道:“刚才我找锁丹王储说了一些话。以为得知,王储有一位汉人师傅,而且是三年前逃到苏门答刺的。”
“你知道锁丹会汉语了?”吓,锁丹居然还真的对郑和说实话了。
郑和点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让锁丹看了护送建文帝出海的大臣画像,他一眼就认出了武将钟寿廷。”
“你是怀疑钟寿廷等人带着建文帝躲到了苏门答刺?”
“正是。”
西亭咀嚼包子的动作停了下来。一对黑眼珠子四处乱转。
据她看过的野史,都说建文帝并没有冒险出海,而是依旧躲在了大明。
她也一直觉得建文帝躲在大明才更有力一点。一个亡国皇帝,不选择与国同亡,而是偷逃出宫,无非就是想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建文帝一定是想复国的,既然想复国,要是逃到海外,还怎么获得国内的消息,刺探宫中的军情?
若是躲在大明,先不说其他的。大明的版图也不小,藏上一个,或者十几个人那就是比芝麻还小的小意思。
莫说是在海外,就是在大明找建文帝,那也相当于大海捞针。
所以,只要建文帝不是怕死,不是愚昧,肯定不会出海逃命的。
而且,野史里有记载,朱棣此人为了寻找建文帝,不仅仅安排了郑和下西洋寻找,还秘密的派遣了另一个人在大明的地域寻找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
虽然野史的可信度不高,但是这种事情正史里也不可能提到。
而且,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当中,并没有一丝一毫关于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