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番外 赵长舆(六)(3 / 5)
之后,她像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却又还有许多放不下的事,但天命至此,她也只能怀着无限的遗憾离开。
赵长舆伤心了一段时间,然后趁着妻丧上书辞官。
皇帝没同意。
傻皇帝能知道什么?
不同意的是贾后,朝臣们也不同意。
一直避开赵宅的朝臣们这次是忍不住上门了,拉住赵长舆道:“卫公一去,你就是朝首,是国家栋梁,你若辞官,大晋危矣,陛下危矣。”
如今整个朝堂里,能出来与贾后和司马氏那些虎视眈眈的王爷们对抗的,只有赵长舆和王衍两人了。
但王衍基本放任,赵长舆再一走,这个国家是真的完了。
赵长舆心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虽在心中吐槽他们趋利避害,但也实在是放心不下。
在其位,谋其政,他一日是中书令,一日便要行使中书令的职责。
若因他任性辞官的缘故国家分崩离析,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所以,朝臣一挽留,才冒头的逃避想法便被压了回去,赵长舆没有走,让儿子回乡后就继续留在了洛阳,勤勤恳恳的为大晋缝补这破破烂烂的王朝。
但赵长舆主动辞官却让贾后看到了他的重要性。
她为什么挽留?
因为赵长舆辞官的请书一上,赵王司马伦便蠢蠢欲动,暗地里联络了太子。
太子司马遹和他的傻爹不一样,是一个很聪慧,很优秀的继承人。
晋武帝为何坚持傻儿子继位?司马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一出生便被晋武帝亲自教养,他手上自有一股势力,贾后刚掌权,才通过杀杨骏、卫瓘后夺权,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此时还没站稳脚跟呢。
现在朝堂上,她是一股势力,太子是一股,司马氏就番的王爷们是一股,还有一股是赵长舆。
而赵长舆既保护太子,也保护皇帝,如果他辞官离开,很可能会逼得两边保护的朝臣彻底偏向太子,司马氏就番的王爷们再和太子联合起来,她必死无疑。
他们不会杀皇帝,但可以架空他,再杀了皇后……
贾后虽心胸狭隘,但智商超群,在察觉到有这样的苗头后,她立刻让皇帝挽留赵长舆。
可心里到底不高兴,于是某天就撺掇着皇帝去问赵长舆,“卿昔日曾说朕不能承担国事,现在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