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会计(7 / 8)
朱高炽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这种东西,听起来简单,但若是没人发明,想要自然产生,却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
“四脚帐记帐的话,就以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为例,凡往来转帐经济事项,如赊购、赊销食盐以及其他货品、攻城,外欠、外借帐项的处理与冲转等,要求在相关帐簿上同时记录两笔,一方登记来帐,另一方相应登记去帐,实行‘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如此一来,跟现在的单式记帐相比,造假的难度何止高了十倍?”
“而施幼敏等人的造假手段,也主要是虚构或瞒报各项开支,但四脚帐,则完全可以做到采用流水结存的办法,结算出本期库存现金的余额,参加总簿或结册平帐,这样若是有端倪即便掩饰的再好,也很容易露出来,这就跟之前用宋代的盐税来推算我们现在的盐税,这里的原理是一样的。”
众人听明白了以后,都有些惊讶,这种记帐方式的巧妙程度,是适应了传统的单式记帐的高官们难以想象的,如果用在各级衙门都推广这种记帐方式,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过去的旧帐或许不好翻,但以后的新帐,一定是能大大提高官吏通过篡改帐目进行贪墨的难度的,而且不是一点半点,是整个工程量要翻十倍、数十倍,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官吏们心中的那条线。
而且即便有高手做戏做全套,一旦进行查帐“四脚帐”这种复式记帐,也很容易就能查出端倪来。
难造假、容易被查,这两点,显然能够大大减少类似的贪墨行为。
朱棣龙颜大悦道:“国师思虑周全,如此一来,施幼敏一案定然不复出现,就按国师说的去办,夏尚书觉得需要多少时间?”
夏原吉想了想,回答道:“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到永乐三年才能开始全国范围内实行首先要制作和印刷相应标准的帐册,数量很庞大,其次就是需要让各布政使司、府、县的官吏进行培训,熟悉新的记帐方式,哪怕是分派,也得大半年的时间不可。”
“那就这么去办。”朱棣一挥大手,如是说道。
最后,对于施幼敏等人的判决,经过一番讨论,众人不约而同的望向了高坐在龙椅上的朱棣。
“陛下!”
名义上地位最高的礼部尚书卓敬出班道:“臣等请彻查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贪腐案,还天下以朗朗乾坤!”
说完他深深一揖。
实际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