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献俘(5 / 7)
。
朱棣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问道:“不知今时今日,你可有诗兴效仿一番七步成诗啊?”
胡季牦心头咯噔一跳,这是“七步成诗,不成就死”的意思?
但胡季牦此时也晓得,自家的性命全都操之人手,这时候要么顺从,要么去死!
念及于此,胡季瑗咬了咬牙,反倒有了一丝破釜沉舟的意味,朗声吟诵起来。
“一入红尘便拂衣,寒江回首燕子矶。
千重沧海忧来远,半枕黄粱到梦稀。
事败每教诗书咄,天高妄自摘入扉。
月斜酒肆歌相知,侠骨嶒崚鬓已衰。”
其实胡季牦刚刚做出前两句,走了四步,立刻就觉得脑海中一阵眩晕,他知道,这是自己精神力枯竭的征兆,而那时双腿发软,几乎要支撑不住身体瘫坐到地上,但最后好歹是支撑住了,走完了七步。
这首诗格律工整,意境高远,感叹了自己一生功业,犹如一梦黄粱一般,最后又跨过了千重沧海,回到了这南京燕子矶下船。
胡季牦承认了自己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是心比天高,眼高手低,最后更是以某种近乎于祈求的姿态,说自己如今已经两鬓衰白,只想过赏月饮酒的生活,不再有任何其他的念想了。
“记下来了吗?”朱棣转头问朱高炽道。
见大儿子点头,朱棣方才满意地看向胡季牦,说道:“胡季牦,听说你不仅有诗才,更是精通儒学,乃是安南国横压一甲子的大儒,如此大才,若是圈禁起来,怕是显得我大明无容人之量,既然允了你们一条生路,又何妨用你们一用?”
事实上,朱棣的话语没有任何夸张,胡季牦在儒学上的造诣,确实非同小可,与此前所提到过被誉为“高丽理学之祖”的高丽宰相郑梦周,几乎是一个水平。
但是跟郑梦周不同的是,胡季牦对程朱理学十分反感,主张复古,也就是尊崇先秦儒学。
在十年前,胡季牦就亲自编写了《明道书》,该书共十四篇,将周公称为先圣,孔子称为先师,但胡季牦并非盲目复古,而是在肯定先秦儒学的同时,很有考据和批判精神地认为《论语》中有四处真实性十分可疑,分别是《子见南子》、《在陈绝粮》、《公山》、《佛肸召子欲往》,并且给出了他自己怀疑的论据。
而在学术观点上,胡季牦称韩愈为盗儒,并对程朱理学进行抨击,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