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倾向(7 / 9)
—这是裁判不好意思拉偏架,让他去最后冲刺一下了。
从两位皇子的角度肯定有这种意味,不过明面上却并没有什么问题,姜星火在南直隶组织进行变法这么多年了,总不能完全不管北直隶是吧?
“还有,朱有爋这次跟着郑和回来了,他已经几年没见他爹(周王)了,这次让他充作护卫随你一同北上吧,好歹在开封见一面。”
可怜天下父母心,要是以前,朱棣才不管这事呢,但现在朱棣却难免关心起弟弟的家务事了。
朱有爋这小畜生固然混蛋,但时间过去七八年了,周王该消的气也消的差不多了,一笔写不出来两个朱字,一家人总不能总跟仇人一样不见面。
而且朱有爋这些年在海外跟随郑和奔波,也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在三代宗室里,都是比较亮眼的存在,朱棣也有意抬举他,让更多的宗室子弟不当被豢养的猪,而是多出来做事,建功立业。
但朱有爋又确实惹他家里人厌,所以朱棣就给他找了借口,让他给姜星火当护卫,又让姜星火去跟周王谈一谈医药和医书的事情,这样父子二人的见面,也就顺理成章了起来。
“还有,治理黄河的进度仔细与朕说一说,此前戎马倥偬,倒是未来得及细问。”
实际上,从北宋开始,黄河就始终是中原百姓的巨大隐患,而靖康之难后,金国统治北方,同样对治理黄河不怎么上心,到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黄河就如同一条桀骛不驯的黄龙,没有人能够驯服,而一旦到了雨水充沛的季节,黄河就很容易泛滥。
元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被治理黄河这个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压死的。
朱棣继位的时候,黄河还是夺淮入海,隐患依旧极大,但朱棣当时并没有财力和人力去治理黄河,最多就是整治一下江南的水患,保住重要粮食产区。
不过姜星火和夏原吉、宋礼等人对江南水患的治理,也为治水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手。
去年,也就是永乐三年的时候,随着国内贸易和对外海贸带来了超乎预期的财政收入,户部不仅还上了从工部和兵部借的钱,更是有了盈余,因此在“黄河国债”的帮助下,就有了治理黄河的必要资金。
之所以要这么着急,不再等一等,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漕运。
张信从漕运总督去职了,但漕运的问题除了贪墨以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