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唐业(8 / 9)
东、山东、河北、关中这几个行省,就足以拒敌。
任何新兴阶层都不可能在大唐面前讨得了好处,失败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工业的发展,还没有彻底让战争摆脱人的主观能动性。
安南行省拥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除了比较炎热之外,其他的都非常适合,这些暖和的地方,都适合发展工业。
安南的发展速度之快,就是明证,而且宽松的政治氛围,比中原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洛长青都意识到了不妥。
而且不仅仅是安南,在极西之地,因为以前的罗马帝国,那个地方本来就有贵族共和的土壤。
在古典时代,贵族共和当然是不如中原专制君主制度先进的。
很简单,那种制度不稳定,不符合生产力的需求。
但伴随着蒸汽时代的来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本就重视商业、工匠等的极西之地,一切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以一种完全没有什么阻碍的形势发展了起来。
波斯王国、东罗马帝国、秦王国,极西之地的三驾马车,一个比一个发展的快。
这些情况中原知道,但又不是完全知道,还是距离太远了。
不仅仅是洛长青,现在有了火车,周游四海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唐内部的沉重枷锁,已经被不少有识之士渐渐看出来了。
中原作为首先应用蒸汽机的发源地,但是在某些方面,却被其他行省以及藩属国超越,这是绝对有原因的。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曾经让你强大的,现在必然成为阻碍你进一步发展的东西。
洛长青自然是有心改变这种局面的,开脱贱籍就是他的一个试探,看看国中的反对声浪有多大。
反对的声浪远比洛长青想象中的大。
世仆制度在这个时代对贵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在小农经济时代,在以前,农民无论如何都要依附,而且农民所产出的单体价值是极低的,贵族所能够剥削到的也就很低,世仆和佃农的区别不是特别大。
但是在工业中,一个人的价值被放大了,他所产生的价值顶得上十个、百个农民,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贵族从身上榨取足够的价值。
试着想想,成千上万只需要维持生存需求的雇工,不停生产,那该是多么庞大的利益。
如同雪花一样的弹劾飞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