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番外一:婚后养娃(四)(1 / 9)
元栋的回乡并不像是元棠那样的大张旗鼓, 毕竟元棠每次到小河村的学校来,小河村的干部都要十分正式的请她吃个饭,顺便问问今年收红薯的价格能不能再高点。县里也会有人客客气气的来请。
而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 还是因为元棠在这里开办小学之后, 她的事业理所当然的惠及到了村里。
小河村的地势不错,之前村里人一直是种红薯比较多,元棠就收红薯,引进了几个农科院新出的红薯种类让村民种, 产出的红薯软糯香甜, 这种甜度高一点的红薯,不管是做烤红薯还是红薯干,都比旁的红薯味道更好一些。
元棠用一个还算比较高的价格收购这些红薯,做成真空包装的红薯干往外卖, 销量居然还不错。
在小河村的带领下,周围的村子也逐渐开始种植起红薯。
元棠的工厂设在白县到蔡州市的公路边,按照行政划分, 还是白县的范围。
有产业, 又肯花钱做学校, 三五不时家乡的一些公益事业也肯慷慨解囊。
如果说以前小河村还有人指着元棠的脊梁骨说她害了村里的姑娘们,现在就再也没有人说这样的话了。
大家都说元棠好,学习好,还做人好。有了本事还不忘本。
至于元棠对村里人都挺好, 就是对元家人不闻不问,这也有了统一的说辞。
“还不是元家人不争气。”
这个不争气,是元栋出去打工每两年就杳无音讯, 生死不知, 连亲妈没了都不回来, 活着也是个不孝顺的。
元芹和元柳,两个姑娘也没随了她们姐姐的灵光劲,自作主张的嫁出去,这些年过的平平常常。元柳倒是还好,男人还算是肯干的,夫妻两个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上学。元芹就不像话了,嫁到山里去,男人又不肯出门打工,就在家里糊弄那几亩地,两人没少干仗。
赵换娣还活着的时候,元芹就经常跟丈夫吵架回娘家,回了娘家之后,再等三两天,男人就要来娘家叫了。后来赵换娣死了,元芹没娘家能回,但还是每次吵架之后就回元家的老屋。
已经多少年了,村里的人家都陆陆续续起了新房子,老房子要么扒了重盖,要么直接换地方起新楼。
只有元家的房子还颤巍巍的站着。
元栋不回来,元梁还没出来,元芹和元柳没钱盖也没理由盖。
任由这房子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