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忙碌(2 / 5)
在准备。
几分钟后,试验开始。
“5、4、3、2、1……起爆!”
实验室内传来持续的轰鸣声,像是火车开过去的声音,敲击着耳膜,那种感觉不太好受。
随着实验的进行,地面、门窗更是微微震动,主控室里的同志们却已经习以为常。
类似战机的研制,整个过程中,可能要进行上百次的风洞试验,不断地调整模型的位置、姿态,控制气流的方向、速度等变化,进而优化设计,测算出最合适的气动布局,提升气动性能、飞行性能。
进入工作状态后,耳边的噪音自动被屏蔽,郭所长还道:“在别人听来是噪音,对我们来说,却是音乐。”
一直到实验结束,从实验区域出去,耳朵里仿佛还回响着那种震动的声音。
孟秋揉了揉耳朵,心想,难怪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同志们个个都是大嗓门,耳朵里有声音,不喊大声点,都担心别人听不见。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J-10”的初步设计工作终于完成。
这架他们自主研发设计的隐形战机的外形没有采用“夜鹰”的多面体设计,而是一种曲面。
整个战机采用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尾部借鉴了“夜鹰”的部分设计,同样有一堆很高的后掠角双翼。
这个设计是为了向两侧折射雷达波。
武器部分,“J-10”共有两大两小,四个武器舱,可以携带空空导弹等多种导弹,以及水面攻击武器。
比“夜鹰”还多两个武器舱。
“J-10”还设计了先进的电子系统,包含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光电检测系统等等等等。
“J-10”的发动机也是根据它的动力需求,专门研制的,预计可以达到超音速飞行。
而“夜鹰”仅能够进行亚音速飞行。
也就是说,“J-10”研制出来,理论上,性能绝对能够超过“夜鹰”。
只要想到这一点,隐形战机项目组的成员们就十分有干劲。
尤其是有一次某个人嘀咕了一句:“不知道苏国有没有隐形战机。”
孟秋道:“没有。”
虽然M国隐形战机的关键性技术是从一位苏国科学家的论文中得到的启发,但苏国自己还真没有重视。
“那这么说……咱们的‘J-1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