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番·沈记酒家(6 / 8)
来好吃是真好吃,胖也是真胖。
“不过你来得不巧,沈娘子与她那小郎君出门游历度假去了,如今沈记酒家里都是她的徒弟掌勺,不过她那几个徒弟手艺也很不错,也可一尝。”
赵伯昀又惋惜地砸吧砸吧嘴,沈记酒家的招牌菜文昌鸡,旁人吃不出来,但他总觉得沈娘子亲手做得更好吃些。
想到文昌鸡,赵伯昀又忙道:“对了,朕已让人去桥对面的沈记老店取炙鸭了,这沈记的鸭你也一定要尝尝,如今这炙鸭是沈娘子自家养的鸭子烤制,那烤鸭师傅手艺也精进了不少,比之前更加好吃了。”
赵伯昀只要提到炙鸭便两眼发亮,但说到后面竟又愤愤不平起来:“沈娘子开了这酒家后,老店那边便专卖炙鸭了,生意仍旧好极了。朕前阵子好心给她御书题了个“天下第一鸭店”的牌匾过去,她竟然还跟朕说,能不能重新写一个,不要那个‘店’字,真是!她竟还对朕挑三拣四起来了,那个‘店’字朕还自认写得最好呢。好生没眼光!”
林闻安却从赵伯昀哼哼唧唧的抱怨中品出了一点亲近,好奇问道:“官家很赏识那沈娘子?”
“你不知,沈娘子不仅做得一手好菜,人也博大正直,是个难得的好女子。”赵伯昀倒是不吝啬赞美,他想到他三年前,他派梁迁送去乐江侯的部分家财,以示对她父母在纵马案中无辜丧生的抚慰。但沈娘子却将财帛退还给了梁迁,道,她想用这些财帛换他御笔亲题的牌匾。
沈娘子不要钱啊,高洁,他就喜欢这样高洁之人。赵伯昀当即便高兴了,不仅为她提了“沈记酒家”四个大字,还送佛送到西,帮她制成了最好的大漆牌匾,令梁迁身着内官服饰,吹吹打打、招摇过市地从东华门一路送到金梁桥对岸她那新铺子,再着人替她挂上。
这算是狠狠为她壮了一番声势,接着此等优势,沈娘子四处宣扬沈记是“连官家都爱吃的早茶”,卖足了噱头才开业。
头一日,那差点门槛都叫人踏平了。
但他也只帮了她这一点,往后能将这么多客人留住,便全靠了沈娘子经营铺子的种种巧思与她与她那些徒弟们做菜品那种独特的味道了。
没错,她三年来买了好几个半大孩子,男女都有,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如今已算出师,各有擅长,在沈记酒家里也小有名气。
一开始沈记酒家也没有这么大,直到去年,沈娘子当机立断,将毗邻的四家铺子一并购下,重新精心装饰,打通相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