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祭(三)(1 / 4)
又是两具孩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大约在昨儿夜里亥时前后。
女童约莫七八岁,瘦骨如柴,被早起卖胡饼的阿伯,发现死在坊巷口。男童小一些,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养得圆头胖脑,被发现死在离坊巷口不到一里地的酒楼门口。
两个孩子都中了断肠草的毒,后被人放干了血。因着死因一样,发现尸体的地儿又格外近,所以便一并处理了。
“哎。”孔本全收起银针,摇头叹气好一阵。
“妈的,要是被老子逮到,老子非废了他的手脚筋儿不可。”负责缉捕的不良人唐豹骂骂咧咧道。
大理寺的不良人不同于内卫,是由一些有恶迹的人充当的官吏,所以说话便粗鄙暴躁了些。
“坊正何在?”
许锦之刚开口,就有官吏上前,作揖道:“某永达坊坊正陈达,见过许少卿。”
“昨儿晚上这一片没有金吾卫驻守吗?死了两个人,居然没人看见?”许锦之蹙眉。
“这......”陈达有些为难。
大唐设立宵禁制度,诸市置鼓,到了宵禁时分,便要击鼓警示行人。一坊坊正对于该坊的宵禁担任主要责任,而金吾卫则负责宵禁时分的驻守和巡夜。
一般来说,坊与市分得很开,这一制度一直执行得很好。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遭受反叛军的蹂躏,很多物品无法自给自足,大量物品和商贩们便由水路到长安,为了挣钱,有商贩无视宵禁制度,破坏坊墙,占街叫卖。
如今的圣人有意恢复唐初时的宵禁制度,但制度一旦遭到破坏,想要还原,就十分艰难。
譬如,唐初时,坊内极少出现酒楼。可如今,坊内不但酒楼常见,甚至,还偷摸着出现不少寻欢的地儿。
有金吾卫夜间找地儿作乐,或是对巡夜敷衍视之,已然是常态。
陈达不好明说昨儿夜里,负责巡逻这一片的金吾卫去暗窑子找窑姐儿寻欢去了,毕竟金吾卫的人,他一个小小坊正可开罪不起。
许锦之见他吞吞吐吐,心下明白大半,无意为难他,只把眉头皱得更紧。
“许少卿,这女娃的身份找到了,嫌疑人也找到了。”大理寺内卫跑来道。
这么快?
许锦之随着内卫到长安县县衙,县令王阜知拖着跛腿过来迎接,并告知他,午后,有一于阗国商人到县衙来报案,说自己的钱袋子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