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朝暮(十)(1 / 5)
许锦之又命随风去户部查户籍了,这次,不光是梅儿的,还有邱娘子的及萍儿的。
查到的结果,要么,就是一片空白,要么就是无任何可疑之处。
梅儿,本名邓翠翠,魏州人,上元二年生人,家人于安史之乱中走失,后流落长安,辗转到人牙子手中,人牙子见她样貌、身段儿都好,便请了人教她认字、唱曲儿和跳舞,打算将她卖去青楼或是大官家中当歌姬。但朝暮阁掌柜邱娘子买下她,此后她便一直跟在邱娘子身侧做事。
萍儿,本名朱竺,幽州人,年岁不详,家人于安史之乱中走失,先辗转汴州,后到长安落脚,因吃不起饭,自愿卖身,后被邱娘子买下。
邱娘子,本名邱绒,户籍不详,年岁不详。她不曾出嫁过,也没有其他家人。一开始,她在西市租下一间小铺子卖首饰,虽然用的材料并不名贵,但样式新奇,受到小娘子们的喜爱。名气传开之后,邱娘子便在西市盘下一栋楼,取名“朝暮阁”,还是卖首饰,只是用料变得稀贵了许多,匠人的手艺也越发精巧,旁的铺子学都学不会。
三个人看上去祖籍不同,年龄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也不同,看上去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许锦之觉得,要么,是三人之间的联系,不在户籍上,尚未被发现;要么,是户籍上的资料被人删改过。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这个案子都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转眼到了清明,许夫人一大早就准备起来了。等到许锦之也洗漱完,母子二人一起开了香阁,给祖父、祖母、父亲的牌位前摆上香烛和吃食。
其实按理说,清明是要回乡祭祖的。但是清明的假只有七天,很多京官祖籍并不在长安,一来一去,路上就会耽搁许久。所以,要么是该官员将祖宗的牌位移供在家中小楼中,清明节在家祭祀;要么,就是族中一大家子提前算了日子,来长安祭祖,一家子还可团聚。
不过,许父去世之后,许锦之见多了人情冷暖,早就和族中人不大往来了。故而,哪怕许锦之如今颇受圣人器重,族中也无人来长安和他们母子一道过清明。不过,母亲娘家的一些亲戚,还是托人寄来了青团,聊表心意。
母子二人祭拜完后,令下人撤了吃食,又看着人将香阁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这才重新锁上。
随后,许夫人与许锦之坐在香阁前,吃着远从越州寄来的青团。
“青团还是刚蒸出来的好吃,这会儿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