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朝暮(十三)(2 / 5)
场。现在好了,有了这个,我直接把萍儿也关押起来了。”李渭崖脸上透着兴奋,顿了顿,又强调道:“分别关押。”
“做得好。”许锦之拍了拍他的肩,忙展开字条。
借着烛火,字条上笔走龙蛇的一行字,在许锦之眼底一晃。
“邓姝的病已好大半,勿念,勿忘之。”
许锦之抬头,对上李渭崖棱角分明的一张脸,问他:“字条你看过了吧?你怎么看?”
“姝这个字,像是个小娘子的名字。字既是交给梅儿的,那这个人应该和梅儿关系匪浅。表面上看,像是告诉梅儿这个人的病快好了,让她不要牵挂,可我却觉得更像是威胁。最后的让梅儿不要忘记,忘记什么?没头没尾的,特别奇怪。”许锦之既发问,李渭崖也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都说了。
身后有衙役路过,跟他俩打招呼。
阿虎很凶地将那人赶走,骂道:“一点眼力见儿没有!没看到主人跟许少卿正说话吗?”
在大理寺当差这么久,阿虎还是没能改掉对李渭崖的称呼。
李渭崖刚要说什么,许锦之却低声道:“去我那里聊。”
到了许锦之日常办事的屋子,二人将门窗合上,盘腿面对面坐下。
“这个字,我见过。”许锦之捏着字条,直接说。
“你见过?”李渭崖略诧异地问。
许锦之神色复杂,目光从李渭崖脸上,落回字条上,缓缓而道:“常相公,是天宝十四年的进士,不光文采斐然,也写了一手好字。他的文集,许多人都见过,包括我。”
“这......”李渭崖看看许锦之,再看看字条,更是诧异,“丑的字,各有各的丑。好看的字,不都一样的好看。你是怎么做到,只看了一眼,就能认出是谁的字的?”
许锦之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李渭崖可不想自讨没趣儿,于是岔开话题,“既然知道是谁写的了,那案子不就快了结了吗?”
“如何能了结?”许锦之面上的笑意渐淡,眼底像染了一层霜,“先不说常相公位高权重,绝不可能配合我们查案,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能在圣人面前直接将他告倒。但死者不过是个新罗买来的奴婢,圣人真能为了一个奴婢,问责重臣?这未免过于荒谬。其次,常衮没那么傻,若要通风报信,吩咐心腹去做就是,为何亲力亲为?他的字,可是很多人都认识的。再者,若真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