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朝暮(十九)(2 / 4)
圣人却是笑了,“你不用紧张,坐。今日叫你过来,不光是想听听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还有两桩事要告诉你。”
许锦之继续躬身站着,根本不敢坐。
“第一桩事,刘相痛失孙女,裴寺卿自觉愧对老友,已经向朕请辞大理寺卿一职了,朕已应允。”圣人道。
许锦之惊地抬起头,满脸不解。
“第二桩事,朕思来想去,你不畏权贵与危险,又擅查案,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你当得。不过——”圣人说到这儿,顿了顿,拍着胸口,调整一番气息后,才接着道:“你还太年轻,升得这样快,怕是不能服众。”
“河阳县发生水患,淹死者众,朕派宣抚使去河阳县赈灾、安抚灾民。谁知,宣抚使竟死在当地。朕命你前去,一则,查明真相,二则,替朕安抚灾民。做完这件事归来,你将是当之无愧的大理寺卿。”
“臣——”许锦之还陷在裴游之请辞的一事上,一时出神。
圣人将枕下的龟符递到他跟前,许锦之忙接过,又将身子躬得更低,郑重道:“臣接旨,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去吧,朕,也乏了。”圣人挥了挥手。
已近夏日,圣人虽是不咳了,但气色仍旧很差,说上几句话,就得歇上一歇。
许锦之只觉得手中的铜龟烫手,忙诚惶诚恐地收进袖中,退步告辞。
回到家中,许锦之听秋月说,母亲等自己一天了。
他不知何事,官服都未脱,就先去了母亲的院子。
母亲一见他就道:“那刘家虽是宰相门第,没想到竟诓骗我至此,要拿庶女充嫡女。要我儿帮着查案就明说,何必这样遮遮掩掩的,不正派。不过,他家也是可怜,想那刘夫人老来失了爱女,我也就不愿多计较了。何况,她还算有些良心,已将前因后果主动和我说明了,也致歉了。”
“母亲这么急着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件事?”许锦之听她一顿絮叨,皱眉道。
“这倒不是。”许母转身,从案上拿起几张字帖,交给他,“我在收拾你父亲的遗物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几张字帖。你记不记得之前,你拿了簪子回来叫我瞧,我说那上头的小铃铛记号,一看便知是朝暮阁,呐,这几张字帖上也有这个图案。”
许锦之一听,将字帖拿起细细瞧了,乍一看,像是父亲的字,可是细细瞧了,才发现,字体虽与父亲的一样,到底笔力欠缺,没那么劲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