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朝暮(十九)(4 / 4)
也感到十分欣慰。你是一定能当得起大理寺卿这个职位的。”
“另外,河阳县宣抚使的案子,水深得很,老夫知道你不畏艰险,却还是要提点你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事定要懂得权衡,不要拿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
“另外,圣人的身子骨,早就好不了了。此案是圣人派你去的,你也要顾及太子的心意,历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为天下百姓请命的前提,永远是自己还有那个命去请。”
“是。”许锦之恭敬弯腰,郑重答道。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此去凶险,一定多保重。”裴游之的眼底,透着无尽的关切。
不知为何,许锦之眼眶一热,几乎是哽咽着,又应下一句:“是。”
裴游之转身,缓缓向内走去。
身后,许锦之仍旧维持着躬身的姿态,他忽然想起那一年,他刚赴大理寺任司直,连破两桩大案。大理寺内,许多人瞧他眼热,便有人在裴游之面前,说他僭越,说他目无尊长。但裴游之根本不在意这些,反而写奏折,替许锦之请功。于是,许锦之这才成了大唐史上最年轻的大理寺少卿。
这个老头儿圆滑世故,也胆小懦弱,但他对许锦之的关爱呵护,许锦之一直铭记于心。
“裴寺卿,你也一路保重。”许锦之冲着他的背影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