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屠龙(十九)(1 / 4)
于松白家境贫寒,硬是靠读书读出了一条路。
只是,他在朝中无背景,所以,便将他分来河阳这种灾难频发的地儿做县令。
于松白刚来,当地首富傅高山便做东,邀他赴宴。
回家后,于松白脸色不好,妻子便关心他,是不是这顿饭吃得不称心。于松白告诉妻子,傅高山想要收买他,在民生物价上动手脚。傅高山承诺,只要于松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把利润的三成拱手相让。
于松白说:“河阳本不是富庶之地,先前打仗,又经常发生灾荒的,百姓日子原本就苦。他这么一弄,百姓的日子不就更难过了吗?我受过穷,过过吃不饱吃不暖的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拒绝了他,但他竟当场羞辱我,说我不知好歹,日后别后悔。真是岂有此理。”
妻子宽慰他,做人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就好,上天都看着呢,何必将傅高山的话放在心里呢?
于松白拥妻子入怀,说此生有她,哪怕日子苦一些,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这种日子便是千金不换。
不久后,妻子给于松白生下一个男孩儿。
于松白举着自己的长子,心中滋味儿别提多美了。
此时,恰逢河阳发生蝗灾,于松白整日奔波在外。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购置一批蝗虫的天敌,青蛙之类的,投到田地里。又比如,使用一些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或者草药,来减少蝗虫的侵害。
这些方法好虽好,但需要钱来运作。
于松白挨个儿去本地富户家中,想要劝说他们捐出一部分钱财,用于消灭蝗灾。他苦口婆心劝说,那些富户却分文不肯掏。
有一个潘家旁支的年轻人偷偷告诉于松白,因为于松白得罪了傅高山,所以傅家家主有令,不许任何人捐钱给他。
这时,于家下人来报,说家里没吃的,大人能挺得过去,但小郎君却活生生饿死了。
于松白匆忙赶回家,听下人说,因为家中存粮都被拿去救济灾民了。于是,夫人便去自家曾帮助过的百姓家中,想求些米粮。但那些百姓均拒之不借,不是说自家米也不够吃,就是冷嘲热讽,说县令家中怎么可能没存粮,还非要盯着百姓家最后这一点吃的。
于松白听着这些话,抱着儿子已经凉透了的尸体,坐在台阶上,坐了一夜。
整个于家,无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无人敢劝。唯一敢劝他的夫人,因为儿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