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满唐华彩(14 / 15)
辈子,自是不信,一点也不敢表露出要扶持太子的样子。
薛白懒得与他勾心斗角,道:“腾空子一直想到王屋山修道,皇后与诸嫔妃也厌倦了这宫城生活,因此,朕打算退位修道,颐养天年。”
听得“修道”二字,李泌恍惚了一下。
他终于不再与薛白斗心眼,而是讶然道:“修道?陛下从来只谈‘格物致知’,何时对道家起了兴趣?”
“怎么?只许你李长源修道?天下名山是你家的?”
薛白语气轻松,与其说想要修道,倒更像是想去游山玩水。
他拍了拍李泌的肩,又莞尔道:“如你所言,‘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朕决心采纳你这个谏言。”
这句玩笑话让李泌有些失神。
可等他反应过来,薛白已走掉了,身影不再像过往三十多年间那般威严而沉重,显出些仙风道骨的潇洒。
不知为何,李泌怅然若失。
当年他受颜真卿之托出山,本以为数月便可归隐,没想到,在朝中一待就待了一辈子。
昔年在山间手植的柿树也许已亭亭如盖,打坐的石台或许已布满青苔……他再没能回去看一眼。
可那位搅动了天下风云的陛下,却要一走了之了?
不论如何,李泌终于是守护住了李唐宗社。
接替颜真卿之后,又付出了三十多年的心血,他终于把李祚培养成了李氏子孙,扶上了皇位。
这或许便是他平生要修的道。
***
永延元年。
李泌站在群臣之首,看着御榻上英姿勃发的李氏天子,觉得自己一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过太上皇三十余年的治理,大唐已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
东边,巨轮远航于大洋之上,西边,朝廷计划着在二十年内修成前往巴格达的直道,这横跨两万里的疆土上,百姓富足,文化灿烂,日新月异。
李泌知足了,且萌生了功成身退之心。
待到永延二年,朝局稳定下来,他授意官员上书请立太子,自己则在书房中写下了一封告老致仕的折子,次日亲自呈于李祚。
这次觐见,李泌心里颇为轻松,入宫前便让闲云将道袍挂起来晒了。
然而,
“陛下说什么?”李泌回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