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吹的越大越好(求月票)(4 / 5)
Digital Domain)被小牛牛腾和一家印度公司以3020万美元联合收购,交易内容包括数字领域最核心的特效业务和位于加拿大的特效工作室。小牛牛腾持股75%,成为新的掌控者。
今年上半年,小牛牛腾从这家印渡公司手里接盘了整个业务,转手打包卖给了MORE,作价不超过5000万美金。
而主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特效制作的特效公司Rhythm & Hues(简称R&H)虽然拿到了奥斯卡最佳视效,但其糟糕的财务状况导致它深陷破产危机。
去年,R&H公司终于申请破产保护,在3月29日,在经过两天公开竞拍后,加州破产法院最终裁定印渡特效公司普拉娜(Prana Studios)以1780万美元成功收购R&H,而之前盛传曾参与竞标的华夏买家在最后时刻宣布放弃。
MORE和“数字领域”合并之后的市值,也不超过八亿华夏币,十亿都不可能。
所以,他肯定比不上宁浩的份额,前提是宁海把坏孩子影业并过来,他那边也有不少签约导演。
但是排到第三位问题不大。
够了,足够了!
再少徐健都能接受,没有上市公司的资金流,MORE又能撑多久呢。
特效现在难做啊。
你整的太贵,人家就不用了,干脆删减特效镜头,或者干脆用一些垃圾特效湖弄。
反正不管有没有特效,只要明星到位,粉丝和路人都会买账。
特效仅仅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整的太便宜,赚那点钱可能连给员工发工资都不够。
特效行业终究还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且,徐建很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随着高科技摄影棚的发展——这个可以理解为半成品的特效产品,外加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先进,特效公司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难。
诚然,作为华夏第一特效公司,一旦上市,想要套现还是不难的。
但是上市有多难,看看以前的小牛牛腾就知道了,徐健宁愿选择现在跟着一起上市。
“你要是真想并,就别怪我趁机压你的价。”钱辰丑话说在前头。
谁都知道MORE是他罩着的,凡是钱辰牵扯到的项目,特效基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